“你自己看看被能量炮燒蝕的苔蘚層下面”娜塔莉指了指停頓下來的畫面。畫面並不是太清晰,給人的感覺就是有很大的弧度而已,不仔細看的話甚至連那點弧度都看不見。
“這是什麼東西?”陳佩林覺得奇怪。開始的時候陳佩林覺得娜塔莉有些大驚小怪了,但是隨著影像角度的轉換,陳佩林也覺得畫面有些怪異起來。
“一臺機器人,十分巨大的機器人!”(未完待續。)
四百四十八章 機械文明遺蹟(一)
四百四十八章 機械文明遺蹟(一)
能量武器激發的光束從地表傾斜著劃過,在地面上劃出了一個寬五十米長度十幾公里的深深溝壑。在這深凹陷下去的溝壑中,一顆尖尖的巨大金屬腦袋從正中間裸露了出來。
機器人並不是類人型的,有些像是一隻渾身長滿了觸手的水蛭。當然,這是1號探測器對苔蘚包裹的地面進行深層掃描後得到的結果,剛開始裸露出來的僅僅是一條連線著機械臂的節肢而已。
機器人很大,從探測到的規模來看長度至少要達到四五十公里,簡直和金烏艦隊已經退役的易特龍級驅逐艦有的一拼。這是陳佩林他們見識過的最大的機器人,當然,如果把戰艦也當做機器人的話,那麼第二編隊裡倒是有個頭更大的,夸父號蜂巢母艦長度達到了八百公里。
這樣的機器人在周圍還有很多,這些水蛭一般的機器人排列著整齊的佇列層層疊疊停靠在片巨大的工業區內,也不知道是不是母艦墜毀的時候沒有完成的原因。水蛭機器人渾身扁圓,最厚處也不過兩百米,和它們那長長的身體相比較,這種機器人簡直和紙張一樣纖薄。不過說真的,第一次見到這樣巨大而怪異的機器人,陳佩林渾身感覺都毛毛的。
這倒不是陳佩林對於人形機器人情有獨鍾,事實上金烏艦隊的戰鬥機器人都是獸型的。不得不承認,獸型機器人在戰鬥的時候比人形機器人要得天獨厚的多。無論是節肢的數量還是靈活性方面,獸型機器人都完爆人形機器人。
比如和最常見的蜘蛛型機器人相比,蜘蛛型機器人有六條甚至八條腿,這就意味著即便被炸斷了四條腿,蜘蛛機器人仍舊能夠快速的奔跑躲閃跳躍,靈活性根本就不會降低多少。但是人形機器人就不行了,只要炸掉一條腿就得趴窩。
再看武器裝備方面,蜘蛛型機器人的各個節肢都可以裝備上鋒利的超震盪利刃,即便是口器也可以裝備上能量光劍。至於蜘蛛的後背以及頭部甚至是下腹都可以裝備上能量炮和能量機槍,甚至必要的話還可以為蜘蛛裝上十幾條尾巴。雖然蜘蛛是沒有尾巴的,但是這些用自動程式來驅動的話根本就不是問題。
而人型機器人的限制就多了,能夠裝備武器和其他部件的地方一共就那麼多,要是不顧實際填鴨式的往裡面塞的話,恐怕不僅不會提高作戰效能,甚至還會使原有的優點也消失殆盡。
金烏艦隊在設計第一款刑天一型機甲的時候是同步進行了獸型機甲的設計的。但是結果在試用的時候卻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玩不轉。正常人給他裝上第三條腿和手臂的話他是絕對不會隨時想起來使用的。
機甲試驗的時候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絕大部分駕駛員都是以人類的思維模式來操控機甲,這已經形成了一種僵化的思維定式,根本就無法在短時間內完全的克服。而且即便平時克服了,但是在戰鬥的時候,鬼才知道會不是因為身體的本能反應而將機甲的動作弄得一團糟。畢竟很多時候思維都是跟在本能反應之後的。
因此,金烏艦隊的武器裝備就形成了這麼一個情況,士兵駕駛的機甲類戰鬥載具全部都是人形或者是類人型(由附庸族使用),而無人操控的戰鬥機器人則全部都是獸型。比如眼下正在戰鬥的機器人有像蜘蛛一般在地面爬行的路行機器人,有向虎豹一樣靈活的小型地面機器人,有像恐龍一樣的重型機器人,有像蜻蜓一般在空中飛行的飛行機器人,還有像機械烏賊一樣小巧玲瓏的自殺式機器人。
蜘蛛型機器人主要負責地面的大掃蕩,蜻蜓機器人則負責空中的清場。同時,蜻蜓長長的身體可以不斷地與母體脫離,分離下來的一個個肢節完成解體後就變成了張牙舞爪的自殺式烏賊機器人。這些長著八條觸手的機器人在接觸到目標後就會緊緊地附著在目標的身上,隨後開啟自毀程式,使用大當量的爆炸部將目標炸的分崩離析。
一般而言,一架蜻蜓機器人可以在保證自身戰鬥力不變的情況下釋放超過兩千個小型的自殺式機器人。這些自殺式機器人結構十分的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