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莫里水晶存在著能力吸收會飽和的問題,而且飽和之後還會發生大爆炸。因此。我們在設計時編寫了一個脫落的基因編碼。每當莫里水晶變藍時,變藍的莫里水晶就會自動脫落下來,多餘的能量會刺激陷入休眠的珊瑚蟲繼續快速的增殖,然後生長出更新的莫里水晶層。而脫落下來的莫里水晶會被運送到武器庫,在那裡,這些莫里水晶將會被植物工廠加工成高爆能量彈藥。
接下來就到植物戰艦的重頭戲了。那就是植物戰艦內部的擴容空間。和a型戰艦不同,植物戰艦內部的擴容空間並不是一個個巨大的功能艙段。而是隔離開的擴容通道。這些通道就是柳葉內部的莖類組織。
我們把硿晶石粉末透過特殊的方法融合進這些莖中。由於這些莖內含有大量的篩管結構,因此。在植物的生長過程之中,這些莖內篩管全部都是中空的。加上特殊的基因工程手段,等到植物戰艦生長完成的時候,這些篩管結構就是植物戰艦內部的擴容空間了。
由於這些篩管遍及植物戰艦周身的每一個部位,因此,這些擴容空間也是遍佈植物戰艦的大部分空間。這些空間的用途十分的廣泛。靠近戰艦表面的,我們把它設計成戰機的彈射通道。靠近內部的,我們把它們改造成戰機生產線和武器工廠。靠近最中心的,我們把它改造成了指揮中心的所在地,以及特殊的能量晶石儲備倉庫……”
陸瑩瑩一邊解說,一邊帶領眾人走向生命科學院中心廣場上的一扇小型星門。眾人依次踏入之後。等到從另一側出來時,已經到了一片陌生的地域。
像戰艦這樣的龐然大物當然不能夠在中晉城之中建造,生命科學院的試驗場建造在了神文大陸遠海的一座大型荒島上。雖說是荒島,但是其面積也達到了地球時期澳洲和格陵蘭島的總和,已經是一塊不小的陸地了。
七級的植物戰艦其成本已經不下於a型的七級戰艦了。區別僅僅是較之a型戰艦具有更強大的恢復能力。更快的建造速度和自我維持能力而已。建造期間,消耗的資源並不比a型戰艦少多少。
所以,陳佩林想要在荒涼星球廣泛播種,然後收穫鋪天蓋地的七級戰艦的美夢破滅了。也幸虧是如此,否則的話這樣的科技豈不是太變態了。
眾人從星門出來之後,首先看到的就是星門前方不遠處的一座大型的科研基地。到處可見身著白色實驗服的研究員從實驗基地的一個個簡易房間進進出出。據陸瑩瑩說。他們這些人是負責植物戰艦的後期除錯的,前期的工作在生命科學院就已經完成了。
隨著陸瑩瑩的解說,陳佩林一行人才發現遠方植物戰艦的面貌。深綠色的體表,散發著金屬光澤的金屬紋路,扁平的艦體。簡直就是是放大版本的柳葉一般。從實驗基地的全息投影上看,七級植物戰艦艦身長達三十公里,寬七點五公里,高五公里,橫截面呈深深的倒v字型。…
戰艦的表面沒有移動裝甲和星港的入口,所有的星港入口全部都設計在了倒v字型的內側。這樣的設計能夠最好的保護戰艦的安全,增強戰艦的防護能力。
“這只是試做型的驅逐艦,戰列艦可要比這艘戰艦大得多。空天航母更大,目前還在設計定型階段”陸瑩瑩這樣對眾人解釋,然後帶領眾人乘坐懸浮車向著遠方高聳的“山脈”飛了過去。
順著戰艦倒v字型的底部空間。懸浮車像進入隧道一般加速飛行。五分鐘後,一片空曠的區域在眾人上方出現,那裡就是植物戰艦隱藏起來的星港。
“嗡……”懸浮車在引擎的嗡鳴聲之中靠著星港的停泊平臺停靠穩當。陸瑩瑩帶領眾人乘坐上一個碗型的懸浮球。碧綠的色彩和光滑的觸感讓陳佩林第一眼就認出了這是植物戰艦內部的造物。
就像是六級植物戰艦內部使用的交通球一般,不過這次的懸浮球倒是有了改進,不再是密閉的球形艙的,坐在那裡面。感覺就跟躲在逃生艙以一樣讓人十分的不舒服。
“由於當初的那種艦內交通工具受到的爭議很大,這次我們對其進行了改進。你們現在看到的就是把當初的交通球切兩半的結果。我們設計的時候加入了一段使交通球自然開裂的基因。結果成熟之後一個就變成兩個了。”陸瑩瑩像是在說明這些碗型交通工具的來歷,實際上陳佩林真的不想知道。就因為這句話。剛剛在陳佩林腦海之中腦補的很多個精巧的設計方案全部都破碎了。
經過一個交叉路口時,交通碗(剛剛被正式授予的光榮稱號)漸漸地停了下來。眾人依次“出碗”,跟隨陸瑩瑩進入了一個廣闊的擴容空間。空間之中長滿了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