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一輛車就可以直接從頭到尾,很是方便。”
聞言,劉小明點點頭,這麼多的豬,肯定是需要方便最好。
“而後,便是酒廠了。。。。。。”
第六十九章:釀酒師傅
“說實話劉老闆,你這個酒廠還真不好建設。不是因為別的,而是河裡面的水根本不適合釀酒。
要知道,釀酒的話,這水可是很重要的。水質不行,釀造出來的酒是不會好喝的。”
聞言,劉小明心中一驚。畢竟他原來對這方面就不是太瞭解,此刻如果沒人說的話還不知道有這麼回事兒。
“那怎麼辦,酒廠是一定要修建的,不然以後的養殖成本就高了。”
聞言,吳老闆便讓劉小明去問一問附近的人,這周邊有沒有什麼好的水源。
“母豬的場子和商品豬的場子是分開的。我準備在最上面給你修建母豬圈,這也是提防以後仔豬斷奶的時候不好養。”
“行,吳老闆是行家,一切就按照你的意見。”
兩萬塊錢包給對方設計,還是要值得這些錢的。告別了吳老闆,劉小明急忙來到劉美全家裡。
“劉支書,有個事情要麻煩你了。”
劉小明這段時間,一直住在劉美全家裡。畢竟,這建豬場可不是小事情,自己肯定是要在現場的。
對此,劉美全也是熱情無比。
“什麼事情,劉老闆儘管說。”
“是這樣的,我本來的打算在豬場裡面,修建一個酒廠的。我想知道,這附近有沒有什麼好的水源。”
“酒廠?劉老闆你這攤子鋪太大了,連酒廠都有了。”
“沒辦法,自己要養母豬就要開源節流!”
“哦!這樣來說的話,在徐家灣有一股好水源。那裡的水喝起來很是甘甜,而且是直接從山縫裡面流出來的山泉水。”
“哦。。。這樣的話,劉支書有沒有時間帶我去看一看。”
“那當然沒有問題,既然劉老闆你要釀酒,要不要我幫你推薦一個好的釀酒師傅。”
本是劉美全隨意的一句話,沒想到卻是給劉小明幫了很大的忙。
劉小明這幾天一直在憂愁釀酒師傅的事情,請釀酒師傅不像是在網上買衣服一樣的簡單。
沒有一個知情的人,哪裡能夠找到。而且,很多都是一些半罈子的水平。
這樣的人找來,以後再多的錢都是不夠虧本的。
聞言,劉小明欣喜道:“沒想到劉支書還認識這樣的人,那真是太好了,快點說人在哪,這件事情愁了我好幾天了。”
劉美全本來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既然劉小明這樣說了劉美全也就急忙回答。
“是這樣的,這釀酒的師傅就是我們打水壩的人,原名叫做徐安國。釀造了二十來年的酒,前幾年要回家照顧老孃就回來了。釀酒的技術那是沒得說,很多大酒廠都想請他去呢。”
“這麼好,人在哪裡。”
“嘿嘿,你說巧不巧,正好在我們要去的水源那裡。”
“這麼巧。。。那就快點去吧。”
徐安國,有個外號叫徐高產。這是那些請過他釀酒的老闆給起的外號,這也說明他釀酒有一手。
十幾歲的時候,他就在別人的酒廠做學徒。這麼多年下來,自己也琢磨出一套釀酒的方法。一般只要是請到他的酒廠,那就不用擔心產量的問題。
據說,在天時好的時候,他的一百斤玉米可以達到六十三斤左右的產量。
這個產量高不高,這個東西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畢竟,在這個假酒猖狂的時代,有些人勾兌的話可以達到一百多斤的產量。可是,如果不用歪門邪道的話,這個產量簡直就不是一般的高。
你想一想,一百斤玉米才八十多塊錢,加上煤炭酒麴和人工費在裡面才一百五十塊左右。
但是,六十斤的散酒能賣上三百塊錢。這個可是超過對半的利潤啊,而且酒的味道還很好。
所以,徐安國是很搶手的釀酒師傅。
不過,前年老母親癱在床上了。這也迫使徐安國放下了自己專研一輩子的行業,回到家專心的照顧母親。
徐家灣,之所以名叫徐家灣是因為這裡的村民全都姓徐。
三面環山,中間一個掉地坑裡面,十來戶人家集中居住在這裡。大多數的人家都是多年前修建的黃土泥房子,這種房子冬暖夏涼是再好不過了。
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