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部分(3 / 4)

小說:特種神醫 作者:套牢

肝風內動的特徵,部分患者伴有血淤證侯,以“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為理論指導,在平肝熄風治法中,增投養血活血之品,是這一時期的論治特點。”

“到了80年代。”

“對本病的病機認識,漸趨一致,認為肝腎不足、氣血虧虛是本虛與內風、淤血、痰熱之際實相兼為患,同時也進一步的認識到,重要活血化痰藥對減輕震顫的重要性,值得一提的是,從70年代中期起,華夏就有不少醫家應用針灸治療本病,包括體針、頭針、電針以及學位注射等多種方法,同時也有使用推拿、氣功、驗方等方法治療從而獲得效果的報道。”

“到了1990年,就所收集到的29篇包括個、驗案文獻資料統計病例為387例,其中痊癒84例,顯效94例,好轉158例,無效48例,總有效率為百分之八十七點六。”

“由此可見,中醫藥治療本證的方法較多,療效也早已經受到大眾的肯定,在治療這種病症上,是具有一定的優勢的。”

……

這邊。

杜仲在不停的訴說著中醫對帕金森的看法和理解,以及中醫曾經治療過的各種案例。

那邊。

網路直播平臺上。

於宇早就已經找來一名金牌翻譯,從杜仲開始說話的那一刻起,就利用英文開始一字不漏的翻譯了起來。

除了英文翻譯之外,於宇甚至還弄了一個字母,一個可以變換成全球任何一個國家的字母。

為了讓全世界的人,都能知道杜仲到底在說什麼。

“什麼?”

“中醫,居然那麼早就開始研究帕金森了?”

“我的天,1955年中醫就開始治療帕金森了?這也太恐怖了吧?”

“什麼1955年,早在古時候華夏就開始治療了,沒聽杜仲說華夏幾百年甚至幾千年前的醫書古籍裡,都有各種關於治療帕金森的方法嗎?”

“幾百年?幾千年?”

“那時候,有我們嗎?”

“不愧是傳承了5000年的華夏中醫啊,居然能在那麼早的時候,就開始醫治當今世上的那些疑難雜症了。”

“沒想到的,中醫居然那麼早,還在帕金森病上研究了這麼多。”

聽著經杜仲的嘴,從翻譯口中說出來的話,看著翻譯成自己國家文字的字母,所有的外國人都忍不住的震驚了起來。

對華夏不熟,他們哪裡又能知道,華夏會有這麼悠久的歷史?

而且,還早已針對當今的以疑難病症,進行研究和治療?

這讓他們根本想像不到。

彷彿一種全新的認知一般。

……

“另外。”

就在所有人都震驚的時候,病房裡的杜仲卻是微微的咧嘴一笑,說道:“我們華夏中醫中所說的震顫麻痺怔,也就是帕金森病,從早期到晚期,在中醫中一共劃分為五期。”

“哦?”

弗萊爾一凝,問道:“這種病,還能分期?”

“輕重緩急,自然得有所劃分。”

杜仲笑著點點頭,張口說道:“一期:以顫為主,僅單側肢體有間斷的輕微震顫或強直,並有頭暈與略有動作遲緩。”

“辨證:肝腎陰虛,血不養筋與手足六陽經不相順接,脈弦細或沉弦。”

“治則:滋補肝腎;育陰熄風;以手足太陽;足少陰。選穴:百會、頭維、完骨、養老、陽池、附陽、太溪;補陰瀉陽。”

說到這裡,杜仲稍微一頓。

“恩。”

弗萊爾點頭,說道:“你所說的,跟我患病初期的情況一樣。”

“二期!”

得到弗萊爾的肯定,杜仲這才微笑著點點頭,繼續開口說道:“震顫程度有所加重,有單側加重或雙側肢體的功能障礙,或有輕微平衡障礙引發頭暈。”

“辨證:肝腎陰虛,因陰不斂陽,而手足六陽經氣氣滯而陰筋緩陽筋急,間斷出現靜止性肢體震顫。臂內臂外筋膜張力增加,有眩暈,耳鳴,失眠,腰膝痠軟,舌體偏瘦,舌質暗紅,脈細弱為輕,偏弦細數為病情加重,以強直偏勝為肝腎陰虛強直型,以震顫偏勝為肝腎陰虛震顫型。”

“治則:育肝腎之陰;濡養六陽經氣。選穴:前頂、通天、百會、懸顱、支溝、陽交;鐳射瀉陽育陰;微波溫陽祛寒……”

一連串說下來。

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杜仲並不是在直播治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