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趕到了航空動力實驗室附屬的機場
說起來,S1和S2可都是垂直起飛,而且對起降點要求都不高啊空幻微笑著說道,同時打量著周圍的簡易機場說是機場,因為不需要跑道,所以看起來像是個稍大點的廣場,上面草草地畫了幾個大小不一的圓圈作為停機坪
趕到的時候已經5點半,雖然太陽還在懶床,可S2的整備工作卻已經開始,顯然這些研究員被昨天S1的事情打擊到,不敢有絲毫懈怠
而一旁聽到空幻發言的S專案總負責人連忙解釋:S專案畢竟面對的是戰場情況,一切為了實用和推廣做考慮,所以這方面我們很重視長老請這邊
S1的原型機早在幾個月前就出現,透過汲取S1的設計經驗,設計局早在年初就開始討論改進方案
不過一開始,眾人計劃的是根據S1進行改進,弄出實用型的A型可根本的結構性問題導致S1的改進,還沒有設計一個機型來的有效率,於是催生了S2的出現
透過在S1出現一段時間後,才在工業區山體中建設的大型風洞驗證,S2單從機體上就比S1加實用而且有了S1的過渡,S2也算是讓設計員們完全擺脫了戰艦設計的思路,走出了一條真正的戰機設計之路
也就是說,S2才算是朋族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代飛機,S1只是過渡品
慢慢來
靠左一點
出力跳到7級,注意穩定
此時,S2已經開啟了浮石動力系統,穩定地懸浮在三十厘米的高度
隨後,機體在磁場引擎最低出力之下,緩緩飄出機庫,只需要一個人拉動,就可以一點點移動,並最後準確地停在停機坪上
S2機身上六面不大的機翼參考導彈的平衡翼正在逐次活動,檢驗機翼的靈活性
面還沒有,怎麼想起在S2中採用機翼呢?空幻有些好奇:磁場引擎不是可以全方位出力嗎?
呵呵,雖說這次設計的第二代‘矩陣’磁場引擎的確可以全方位出力,但這方面還涉及到一個能源的問題總負責人指引著空幻來到S2的機翼旁,微笑著做出解釋
機翼的設計在朋族第一代浮空船時其實就已經出現,而在戰機設計之初也有過考慮
但在S1的設計時,機翼卻並未被採用,原因和空幻剛剛的說法一樣,都是當時的設計人員認為磁場引擎的全方位出力,已經足以滿足飛機所需的高機動性,再加上陀螺儀和機械平衡元件,足以讓飛機在飛行時保持穩定
然而,在S1的實際使用之中,研究人員們卻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那就是以朋族現有的技術,還沒法在高情況之下,讓飛機完全擺脫對機翼的依賴,沒有機翼,也是S1不敢突破音,甚至無法長時間維持1000公里以上的度的另一個原因姿態不穩
不得已之下,在設計S2時,機翼被重採用
而它也沒讓人失望,107型合金鋼製作的機翼,輕鬆地滿足了飛機的穩定性,同時也極大地節省了機動控制時磁場引擎的能量消耗普通的機動控制,只需要消耗很少的能量讓機翼來完成就可以,這樣間接提升了戰機的航程和滯空時間
……所以,雖然加裝機翼導致機身產生變化,增加了受力面積和被攻擊面積,但比起它所帶來的好處,這些都不是問題
太陽終於在砸碎N個鬧鐘之後懶洋洋地走出家門,陽光開始揮灑在G09工業區上,將昨夜的寒氣驅散,同時也宣告S2的試飛即將開始
噗噗,塔臺注意,這裡是S2,一切正常,請求起飛
……
額,那個,空幻長老
啊,抱歉,哈哈,忘掉剛才的東西尷尬地笑了笑,空幻輕輕拍了拍前面座椅上有些不明所以的試飛員,示意對方的可以開始
或許是坐在相似的駕駛艙之中,看著周圍的儀表、操作杆、以及窗外的停機坪,以至於讓空幻有些恍然間回到人類世界的錯覺,所以才下意識地說出了這些話
不過這些無關緊要
浮石動力正常,引擎出力正常,機翼正常,能量線路正常……伴隨著與下方負責人的通訊達成,試飛員透過通訊器告知了後方的空幻‘飛機即將起飛’
起飛
與昨日的S1略有不同的是,S2的啟動度很快,從能量接入引擎,到懸浮上升至十米地面,只過去了短短9秒
而當脫離地面十米之後,理論上來說,飛機就可以全出力了,當然,出於安全考慮,這種情況在使用時會受到限制,可現在是試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