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能用,否則就是‘邪神’。而‘一國一神’,這可是久遠的過去所定下的規則。
‘一國一神’,天知道這是什麼時候,由誰定下的規則,但它卻說進了這時候的三神心坎子裡了,因為,若非這種潛規則,他們也不會忍痛分割黑骨族。
於是,時間進入公元年5月,不到十萬人口的黑骨族,就這樣正式分裂成了三個真神國,十幾個小始神國。
曾經強悍龐大的黑骨族,完全淪入四分五裂之。
後世學者們曾感慨道,‘我們羨慕邪神時代的輝煌,卻沒誰願意回到邪神時代去生活;我們哀嘆神國時代的弱小,卻願意回到神國時代去拼搏。’
產生這種感慨的原因在於,黑骨族神國時代,眾神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義性,以便將自己與邪神區分,做了不少的好事。
在神國時代初期,只要有誰能夠達到‘始神’的程度,就可以帶著不過oo名民眾離開,自己尋找土地,成立新的‘始神國’。
也就是說,在這段時期,只要努力,就能成為統治者。
這成了廣大民眾的努力方向,更是出現了某些地區群體,因為不適應原有神國的生活,而全力支援一名有前途的成員,成長為始神,然後讓這名始神帶著眾人離開原有神國的情況。
如此一來,短短六年間,黑骨族就先後冒出了上百名‘始神’。
公元9年月,眾位神國統治者終於認識到,這種所謂的‘正義證明’,除了分裂自己的人口外毫無意義之後,他們開始相繼出臺對始神帶領人口的限制措施。
做的相對輕微的神國,只是限定了始神帶領人員離開的數目,比如將原來的oo人,降到5o人甚至o人。
而有些神國,則限定每年可以帶走人口的始神數量,只有前多少多少位始神,才有資格帶著人口。
但這樣做顯然有些指標不治本。
公元9年4月,三大真神國之一的孤雲神國直接對內部提出,只有晉升了‘真神’,才能帶著不過oo人的民眾離開,這頓時引起內部大量滯留始神不滿。
要知道,提升真神談何容易,自從幾年前出現一名真神又以外隕落之後,整個黑骨族就再也沒有出現過新的真神,這讓這些始神怎麼辦?
於是,混亂再一次爆,孤雲神國頓時陷入對內鎮壓的忙碌之。
而另外兩個真神國,因為暫時沒有出臺這種法令,藉著孤雲神國內部混亂之際,帶兵長驅直入,吞併對方大量人口之後,在孤雲神國的都,由兩名真神壓制下,要求孤雲時宣佈停戰。
爾後,兩個真神國退出孤雲神國領土,但同時帶走的,還有孤雲神國7o%的人口。
這時候的統治者們,透過不斷分裂小神國的行為,已經意識到人口的重要性,對於廣袤的土地,缺乏人口占領的他們反而顯得毫無興趣,即便內部已經開始出現原始農耕依然如此。
而與一個真神戰鬥顯然很是得不償失,於是,公元o年月到7月的這次不到6個月的戰爭,被稱為‘人口之戰’。
經此一戰,孤雲神國雖然還有一個真神坐陣,保有廣袤的土地,卻因為人口缺乏,而淪為二流小國。
不過,真神就是真神,那不是始神所能夠比擬的。
在之前的‘人口之戰’損失大量人口的孤雲神國,內部本來正在生暴*的始神,因為敵對國家的進攻,或是臣服,或是投敵,或是逃離……
因此,戰爭之後,孤雲神國國家雖然因此羸弱,卻建立起了穩固的‘真神始神民眾’三極階層,始神成為權力層。
於是,公元o年8月,為了彌補人口不足,孤雲神國在防備另外兩個真神國的同時,由真神親自帶領數名始神手下,向臨近的始神國進攻。
公元年9月,先後吞併十幾個始神國的孤雲神國,一躍成為最強真神國,傲視整個黑骨族。
而他的行為,也給另外兩國提了個醒。
那就是,真正的肥肉,是身邊那些已經養了好幾年的始神國,而不是作為強敵的真神國。
於是,公元年6月,在寒冬冷風的吹拂下,三大真神國簽訂內部停戰協定,限定三方在邊界減少駐軍,並約定解決了周圍的始神國後,再決勝負。
隨後,公元年月,三神國同時向各自方向的始神國動吞併之戰,史稱‘弱小的末路’。
但戰爭進行了沒多久,沒有如同孤雲神國一樣,先清理內部情況的另外兩國,猛然間現自己的神國,對比起來,在戰鬥上顯得有些力不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