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部分(2 / 4)

小說:孢子物語 作者:換裁判

好的,老哥。

是,隊長。

白農如此吩咐完後,轉身向主要修建機械廠和機械兵站的區域走去。

透過這幾天能量體們努力搭建起來的安保過道之後,一群建築物已經出現在他的面前。昨天類朋人參觀的時候,機械兵站的三條流水線事實已經搭建完成。然後經過一夜的除錯之後,此時已經開始完全運作了起來。

能量體在不過多消耗精神力的情況下,基本不需要睡眠,效率高了普通朋人無數倍。

人造大腦生產線當然不說,這是前段時間就提前搭建的,此時仍舊在繼續穩步地製造一顆顆精密的1級人造大腦。

朋族對於他們所製造出來的人造大腦分級,是參考了生物界的大腦等級。1級中,‘1’表示大腦基礎等級是一級,差不多昆蟲類的等級,也是指思維水準;‘’則是指計算力和運算速度等超出了一級大腦的程度,越高,則越接近二級大腦。實際主要代表的朋族第幾次對其改進提升。

現在朋族的技術水平,達到‘1E’級已經是極限,還沒法做出達到普通哺乳動物二級大腦水準的人造大腦,只能在計算速度計算力和資訊儲存量下功夫,所以才出現了1、1D、1E這種編號。

而現在,1級的大腦是核心基地的標配。

在這條生產線投產之前,無論是礦物廠還是機械廠方面,生產力都維持在較低的程度,那是因為每個廠平均只有兩顆攜帶過來的1B級人造大腦負責控制,沒法全速生產。之後1級人造大腦生產線投產之後,每個廠平均就能安放十顆人造大腦,受限發展的東西從控制力,轉變到機械工蟻的數量去。

現如今,兩條機器人生產線都開始投產。

機械兵站內,機器人生產線正在忙碌著,說是兩條,指的不過是生產兩種成品,但事實生產線是分為一大兩小三條的。

站在廠房內部,看著一層層經過空間利用最最佳化設計的生產線,最大的一條,從最初部分,是頭、胸、腹三個部分的分別製造區域;然後經過流水線運作,生產線會將製作好的成品運到組裝區,三個部分分別組裝起來,再然後安裝節肢和外殼之後就成了一隻裸機的機械螞蟻;之後,大致已經有了一隻機械螞蟻軀體的機器人回被運送到除錯區,對人造大腦進行最初的程式輸入和除錯。

主要生產線的工作就是這個。

這時候的機械螞蟻成品還只是最簡單的底盤模組,只能做些自動行走、自動補充能量等工作。

在除錯完成之後,機械螞蟻們會按照要求被運送到另外兩條生產線中的一條,或者安裝礦物採集的外接元件和程式成為機械工蟻;或者安裝戰鬥用的兵器和相應的戰鬥程式成為機械兵蟻,這就看控制者的選擇了。

這就是機械兵站內的主要運作模式。

以現在的生產速度,一個機械兵站每天可以生產三十顆1級的人造大腦,二十五隻機械螞蟻。如果要更快的話,就只能多建幾個機械兵站,只是不知道礦物廠和機械廠方面跟不跟的?

在白農身旁,因為人造大腦開始擴大使用而只需要一人留守就可以的機械兵站站長、一位登月小隊的能量體侍從,正向他這樣描述這裡的情況。

如果我們未來只是自保等待雙月主力,那麼現有資料已經可以滿足,接下最好立刻建造控制中心和通訊中心,並向雙月星申請更加優秀的模組圖紙。但是,如果我們要幫助藍月朋人儘快搭建武力,也許我們就需要考慮擴建礦物廠、機械廠和機械兵站,甚至學蟲族一樣開幾個分基地了。

更高階的圖紙不用想,這裡的東西基本就是他們的全部存貨了,白農擊碎了對方的幻想:核心基地研究小組在得到我們和白月的使用經驗後也許會擴大,但也不可能短短几天就拿出更好的東西來,要知道機器人和人造大腦的配合運用,在我們朋族還是第一次。

只希望能夠加快速度,如果我們能夠藉此擁有與蟲族一樣的製造速度,那可就無憂了,能量體侍從滿心期待。

白農:是啊。

人造大腦和機器人的設計,也許會成為一直以來都受限於人口或者說工人數量的雙月朋族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發明也說不定,只希望別失控了,白農是這樣想的。

話雖如此,但朋族方面顯然沒有白農這麼擔憂。

即便是人類記憶最清楚的空幻,此時面對朋族人口問題、以及核心基地中機器人與人造大腦結合所帶來的諸多好處之後,也早已將所謂的‘機器人暴’這種科幻故事拋阻腦後。有好東西不用,那是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