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生的說書先生陳宣科直翻白眼,無話可說。陳宣科眼見那些江湖豪客搶了他的風頭,搞到他沒法做生意,很不服氣,就把梨花木一拍,插嘴說:“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據我所知,當今皇上根本不是你們想象那樣壞!”
誰也沒料到朱溫快被世人悠悠之口吐唾沫淹死的時候,居然還有人替他辯護。
一個江湖豪客拍案而起,厲聲向陳宣科質問道:“朱阿三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無賴兵痞,淨幹壞事。看他搞那樁‘清流之禍’,把大唐朝最後一批文化精英綁成粽子模樣,投入黃河,那是人做的事?還有恩將仇報,他當年被尚讓叛兵圍在汴州,李克用好心替他解圍,他卻企圖在上源驛謀殺李克用;還有搶奪曹州節度使朱碹、朱瑾兄弟地盤的時候,設陰謀,使悶棍,無所不用其極……”
陳宣科冷笑道:“如果你用這些事情攻擊朱溫為人,不如直接罵他夫人張惠更好,因為這些壞主意都是張惠出的。這些事情幕後的主謀是張惠,朱溫只是一個站在前臺的執行者。”
那個江湖豪客吃了一驚,嚅囁道:“我聽人說,張惠是個活菩薩,朱溫殺人的時候,張惠忙救人,平生救人無數,你怎麼把這黑鍋栽到張惠頭上?”
陳宣科把梨花木一拍,非常自負地掃了眾人一眼,清清嗓子,然後說道:“他倆夫妻演那一出哩,朱溫唱白臉,張惠唱紅臉罷了。先說那出一呢?俺就跟你說說‘清流之禍’是怎麼回事吧!”
“當年朱溫還是宣武節度使的時候,搞出一樁‘清流之禍’。事有經由,絕非偶然。與其說這件事是強盜濫殺無辜,還不如說這是新興庶族地主階彼跟士族門閥集團之間鬥爭衝突的延續。
卻說朱溫原是個強盜出身,隨王巢起兵謀反,夤緣升職,官至大齊同州防禦史。他的發跡經過說來話長,暫且不提。當初黃巢攻陷長安,偽稱大齊,做了皇帝老子,也坐擁唐朝半壁江山,手上有數十萬大軍,要他頃刻之間滅亡,便是神仙也恐頭皮發緊,誰有能力在須臾之間教大齊政權冰消瓦解?當然有這個能人,這個本事通天的人就是朱溫。這個說法或者令大家感到有些錯愕,不會吧,這怎麼可能?
當初唐僖宗為避黃巢大軍鋒芒,舉朝入蜀,遁入深山老林之中,惶惶不可終日。大唐朝能否反攻,能否恢復社稷宗廟?一切都是未知數。各路勤王兵馬雲集長安附近,與黃巢大軍攻殺往來,互有勝負。例如河中節度使王重榮迫於形勢,早已歸附黃巢,後來又忽然反正,叛齊歸唐,說到底是他對時局狐疑觀望,那一方得勢他就投入得勢一方懷抱之中,隨時變節,那裡是什麼匡扶社稷的忠貞臣子?又如河東節度使李克用之流,勇氣有餘而謀略不足,只知與黃巢大軍硬拼死戰,徒然損兵折將,勞而無功,不要提把黃巢大軍逐出長安,說不準他們被黃巢大軍消滅掉呢!
在這個關鍵時刻,朱溫忽然被人說服歸唐,人們說這是他手下幕僚謝瞳的功勞。當時朱溫正與河中節度使王重榮在渭河交兵對峙,戰事有些吃緊,逐遣使長安要求增援,凡十奏而不準。朱溫未免感到有些鬱悶,及探明底細,才知是偽齊中尉孟楷從中作梗,喑中讒間。黃巢戰略轉移南下,朱溫留守山東,官兵圍曹州,朱溫向孟楷請求增援,孟楷遣部將參戰,據說孟楷部將中間有些人貪生怕死,臨陣退縮,惹惱朱溫,大動幹伐,殺了幾個示眾,於是朱溫與孟楷因此結怨。
謝瞳替朱溫分析形勢,力陳黃巢不可輔助,理由是黃巢並非有德望的人,乘唐室衰落起兵,伺隙入關,偶得天下,現在又聽信庸奴蠱惑,疏遠大將,加上唐朝諸鎮兵馬聞命勤王,雲集長安,協謀恢復,道是唐祚雖衰,而人心仍在。朱溫其實也茫然不知所歸,後得其妻張氏曉諭大義,逐下決心棄偽齊歸順大唐。
據說唐僖宗聽到朱溫歸唐的訊息,曾對左右侍從道‘朱溫投誠,真是上天眷顧我呀’,逐下詔授朱溫為左金吾衛大將軍,充河中行營副招討使。同時賜名‘朱全忠’。唐僖宗為啥如此看重朱溫歸唐?彼時歸順唐朝的起義軍將領也很多,何以獨對朱溫刮目相看?可見朱溫並不是個可有可無的等閒之輩。朱溫在大齊政權的去留是絕對能左右交戰雙方兩股軍事勢力角力的結果,促使雙方力量此消彼長,朱溫附偽齊即黃巢兵勢溢漲,朱溫歸唐即偽齊勢力由盛轉弱,形勢的天平開始傾向唐朝,這一點當時許多明眼人都看出來了,便是唐僖宗本人心裡也相當清楚。可是唐朝內部一些士族權貴卻不是這樣想,他們把功勞記到河東節度使李克用的頭上。其實朱溫降唐,大唐朝因此少一勁敵,李克用才能順利克復長安,這件事完全有因果關係。但是,掌管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