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重,兩人的速度緩了下來,說明兩個人在唸力上已經有了很大的消耗,也就是說兩個人對於以前積累的靈力的掌控已經不足,現在兩個人越來越危險了。
越來後來,宋塵和鄭中和兩個人卻好像越來越投入,兩人除了一邊寫書一邊翻書之外,竟然還開始同時的吟詠起來。一篇篇的經史子集和道藏從兩人的口中激昂地朗誦而出,兩個人雖然念力消耗過甚,身體也有些虛弱聲音有些顫抖但是絲毫不影響這聲音的呃中正淳和,就連劉胖子這種號稱不喜歡讀書的傢伙也在精心聆聽。這種站在懸崖的邊上還在大聲的吟誦詩篇的傢伙,眾人都是有些無言,這該是有多痴迷於讀書啊。
兩人的速度越來越慢,眾人的心卻是越提越緊,生怕兩個人一個不小心周圍的這一片都會化為塵土。終於,兩個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動作。鄭中和不再寫書,宋塵也不再看書,隔著一段虛空兩人相對。
相互間再行一禮,鄭中和一伸手:“宋兄,直到此刻你我仍然不分上下,這可如何是好?”
宋塵搖搖頭,很呆地說道:“既然沒有分上下,那我們就繼續下去,直到分出勝負為止。”
一直謙和的鄭中和腦門上滴下一滴冷汗,心中暗暗的腹議道:這都是什麼人吶,明明自己也堅持不下去了,還要堅持打完。雖然心中還是有些鬱悶,但是既然宋塵已經發話了,自己也不好否認,硬著頭皮道:“那我們就繼續吧。”
正當鄭中和伸出右手將要落下的時候,宋塵忽然喊道:“我沒力氣了,我們還是不打了吧。”宋塵皺著眉頭,白淨的臉上淨是苦惱之色。
聽到這句話,涵養極深的鄭中和差點沒罵出聲來:你要說不打,你早點說啊,害我白白擔心了一場。
不過沒給鄭中和喘息的時間,宋塵似乎是在自言自語道:“這勝負還沒分出來,讓我想想,還是跟他說還是再打吧。”
鄭中和差點一口血噴出來,收回的右手再次的伸出來了,已經消散的靈力之筆再次凝聚出來。
宋塵一看鄭中和的這一副駕駛,急得連忙擺擺手:“我們都不打了,你又把筆拿出來幹嘛?”
把筆拿出來幹嘛?你不是說勝負沒分還要跟我打麼?現在又問我為什麼把筆拿出來,你這不是成心玩我嗎?鄭中和一臉無奈的盯著宋塵,似乎想要從宋塵的臉上看出花來。
眾人也是一臉狐疑的看著宋塵,平時看這小子一副書呆子的樣子,可別是個口蜜腹劍的主,是不是挖個坑等著鄭中和來跳呢?只有成歌幾人才知道,宋塵這完全是真性情的流露,平常心裡就沒有什麼心眼,比起其他人來說簡單得跟一張白紙一樣。讓他挖坑去騙別人,除非天塌了才或許有點可能。
被眾人看得有些緊張,宋塵一臉窘迫的樣子。接著出現了讓鄭中和眼珠子差點突出來的一幕,宋塵有些忸怩,白淨的臉一下子就紅了,這到底是男兒還是女兒啊?臉皮竟然這麼薄!
這一下倒是讓鄭中和有些不好意思了,朝宋塵一拱手:“宋兄,在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宋兄的心地坦蕩,在下甘拜下風,這場比拼在下輸得心服口服。”
在場的眾人,連帶著宋塵都有些傻眼,還有這樣不分勝負主動認輸的?在這山中哪個不是為了一個勝利的機會爭得頭破血流,除了自知不敵為了儲存實力而認輸之外,這種勝負未分而自己主動認輸的鄭中和還真的算是獨一份。
成歌也不由得不佩服主動放棄的鄭中和,這才是讀書人應該有的氣魄。爭,當有明知不可謂而為之的勇氣;不爭,當有外物不縈於懷只求心安的灑脫。成歌喃喃道:“這個鄭中和不簡單吶。”
如果說宋塵是生於天地而纖塵不染的赤子,那麼這鄭中和就更像是一位飽經滄桑之後仍然能夠守住本心的智者。兩顆璞玉,若是能夠得以很好的雕琢,恐怕天下的文脈將出於這兩者之間!
既然鄭中和已經開口認輸了,那麼這場爭鬥也就沒有再繼續下去的必要了。或者說兩者幾乎都已經快要到了極點,宋塵有壓箱底的“天地能御”,但是鄭中和能有如此的修為和文道學識,自然也有自己壓箱底的絕技。所以,兩人可以說是仍舊未分高下,兩者的戰力仍然是不分軒輊。換句話來說,對兩人來說兩個人應該比的是學識而非戰力。
而在山頂上,那命疆境界的黑袍人正用念力感知著演武場上發生的一切,而作為秘營中學識最為淵博的兩人鄭中和和宋塵,自然是黑袍人觀察的重中之重。當兩人最後以寫書翻書為決勝負形式的時候,就算是以他命疆境界的眼界和見識也不由得不為之讚賞,眼眸中也不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