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兩個師的防禦結合點,是最薄弱的位置!”
透過潛望鏡中,梅津美治郎默默的說道,一直以來,對邯彰軍的情報蒐集可以說是最為困難的,許多情報只有透過公開資訊獲得,儘管如此,依然還是透過有限的空中偵察和過去的尖兵偵察,獲得了一些情報,從而選擇一些突破點。
“突斯給給!”
像是浪濤一般的日軍在被炸的東倒西歪的鐵絲網前澎湃著,似巨浪一般朝著防線洶湧而去,而在他們進攻的時候,卻出人意料的,沒有遭遇到抵抗。
留守於前線各觀察哨、機槍堡內,上千雙眼睛正凝視前方越來越近的敵人,而炮兵觀察哨內火炮校射軍官依在炮隊鏡後方,不斷的大聲喊出一個個數字,於此同時,在十數公里至數公里外的炮兵要塞內,炮手們則在炮尾輪起胳膊轉動兩機,按照之前標定的方位調整射角,沉重的12英寸要塞炮那體長的炮身隨之指向遠方,在要塞炮塔地下的彈藥庫內,彈藥手已經將炮彈裝入升揚機,而在副炮臺的火炮後面,堆積著已經安裝引信的炮彈。以炮臺向前延伸數十公里,幾乎所有的位置都已經被炮兵偵察們加以標定,從而可以形成有效的炮擊,甚至在過去,他們還曾多次實施校射,以提供最精確的炮火,現在,只待敵軍進入位置,他們就能夠提供最為精準且又猛烈的火力。
實際上不單他們,師屬野戰炮兵、迫擊炮兵,亦同時作好了射擊準備,諸元校準、炮彈入膛,只待命令下達,就可以立即實施射擊。
“檢查引領!”
又一次,炮臺臺長、炮長們大聲下達著命令,在彈藥檢查了炮彈的引信時,炮長和炮手們焦急的等待著“開炮”的命令。突然電話聲打斷了炮臺內的死寂,隨著炮長們的重複著耳機內傳來的指令,炮臺內的靜寂被打破了。
“十秒倒記時!”
在接到了命令的炮手們精神為之一振,炮長們立即按下秒錶,相比於野戰炮兵,國防線上的要塞炮兵,無不是畢業於炮兵培訓學校的最優秀的的學員,他們比邯彰軍任何一支炮兵部隊更為出色,畢竟他們將是北方前線能否堅守的根本。
“五秒!”
“四!三!二!開火!”
隨著秒錶指標的轉動,命令首先於三聯12英寸裝甲炮臺內響起,畢竟12英寸要塞炮是初速最快的火炮,在三聯炮塔齊射時,天地幾乎被炮焰耀的通紅,幾乎相隔不到3秒,155公厘要塞炮鳴響了,隨後依次是105公厘榴彈炮、二四式野戰炮……
而在要塞炮群、野戰炮群先後鳴響的時候,在3號國防要塞的中央指揮室內,用鋼筆在作戰日誌上記下了這一時刻:民國27年年6月2日下午2時17分35秒,中國陸軍炮兵第一次於實戰中實施同時彈著戰術……
數以千記的炮彈依次按照預定的時差飛出炮口,發出各種聲響不同的嘯聲朝著浪式衝擊的日軍飛去,在炮彈數百米直至十數公里之後,如雨點般的炮彈同時落在日軍進攻部隊和中間,鋼鐵彈丸內的高爆炸藥炸出一朵朵炫目的火花,將地面上的一切都化為粉末拋向空中形成了一股灰黑色的雲霧,瞬間,原本看似無可抵擋的浪濤就被黑色硝煙所籠罩。
數千枚高爆炮彈的鋼鐵破片向四周飛舞,一時間空氣中迅充滿了飛揚的灰色塵土和赤紅色金屬碎片,那些原本嚎叫著、吶喊著朝著防線衝鋒的日軍,甚至尚未及反應就被這如同死神之霧的混沌所吞噬,而在12英寸炮彈落後下位置,更是有許多士兵直接氣化在大口徑炮彈的烈焰鋼鐵構成的爆雲之中。
在那灰黑色的煙霧吞噬了進攻的日軍時,不僅後方等待從突破口擴大戰果的日軍官兵驚呆了,甚至就連同已方觀察哨內的校射軍官亦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他們從未曾想象過,炮擊的威力竟然如此之大,幾乎所有的炮彈都是在同一瞬間著地爆炸。
而就在敵我雙方的驚訝中,後方的炮手們並沒有停止炮擊,反而越幹越起勁的加大了炮擊的力度,炮擊的速度更快了,相比於第一次精心準備的同時彈著,這一次反倒有點兒“各自為戰”了。
“蛙式彈!”
在12公分迫擊炮陣地內,隨著炮長的一聲令下,一枚早已裝好引信的蛙式彈從炮口塞進炮管。
“噗!”
伴著並不算震耳的悶響,蛙式彈脫膛而出,朝著數公里外的敵軍飛去,根據最初的命令,在第一輪炮擊之後,迫擊炮即發射蛙式彈,以求最大限度的殺傷敵人。而實際上蛙跳彈就是“跳彈”,其與普通彈的區別就是它的引信更大,在引信部增加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