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部分(2 / 4)

小說:山河血 作者:標點

、團級軍官,他們的師團級軍官甚至不能完全瞭解團級尤其師級戰術,至於軍級、軍團級,更是無從談起,許多團長,甚至只有二十五六歲,在戰前畢業北方商校,不過只是某一家企業的廠長或者經理,師長一級情況稍好,大都畢業於美國各軍事學校,但所欠缺的卻是指揮部隊的進行兵團作戰的經驗。

也正因如此,楊傑才知道,為什麼管明棠會在飛機場對他說,他是整個邯彰軍的老師。也亦因如此,他才明白,自己的肩上的壓力,不僅僅只是協助管明棠制定作戰計劃,更要幫助其培訓軍官,尤其是對高階軍官的培訓。

但現在,對於他們而言,只能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目前,日軍在山東集結了7個師團,這股進攻力量的集結是非常危險的,但也是個極大的誘惑,如果能殲滅這股力量,日軍在華北、甚至在中國的戰略部署將遭到致命的重創……”

說實話,儘管心知管明棠並沒有讀過軍校,但是他的這個構想卻讓楊傑佩服不已,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認他的這一觀點很有影響力,最重要的是,能徹底扭轉戰局,甚至改寫抗戰戰局發展。

而過去第六戰區參謀部制定的計劃非常簡單----一次行之有效的鉗型攻勢,藉助兩個騎兵師,其實也就是裝甲師為尖刀,達成快速突擊,對敵形成包圍,進而將其全殲的目標,從基本戰役計劃上,參謀部制定的計劃幾乎是無可挑剔的―最大限度的發揮邯彰軍的火力、裝甲優勢,形成合圍後,再借助優秀計程車兵,對包圍圏內的殘敵實施總進攻。

“進攻目標是包圍以濟寧為中心的敵軍,透過快速進攻的兩個攻擊階段隊,分別向聊城和荷澤地區發起一次向心攻擊,從而殲滅敵人……”

楊傑口中的兩個攻擊縱隊指的是以南翼以荷澤為突破點的第十六集團軍為主的由7個師組成的第一縱隊,北翼的聊城為突破點以9個師的預備軍為主體的第二縱隊,而中央縱隊則是預備軍7個師編成,這一戰,邯彰軍幾乎傾巢而出,留守第六戰區的重擔則壓在了國民自衛軍身上,以及正在北上協防的第三十一集團軍,而三十集團軍,雖說骨幹是新一軍,但其卻在南京遭受重創,能依靠的只有北方的堡壘式國防線。

早在楊傑來到邯彰之前,所有的一切都已經被詳細制定了,對於這樣一場戰役而言,邯彰軍投入的兵力是極為可觀的,在不過200公里的戰線上,投入多達23個師,而且還有7個師的戰略預備隊,正如管明棠所說的那樣“對日軍形成了全面壓倒性的優勢”。

“自抗戰軍興以來,多沒有一次戰役,能夠得到發此密集的兵力和這樣的準備,我們投入的105公厘以上重炮為312門,戰車超過612輛,裝甲車2475輛,所以總計有超過3000輛戰車和裝甲車被用於此次攻勢,在六個野戰機場上,航空隊準備了120架戰鬥機、214架攻擊機,如有必要亦可投入遠端轟炸機部隊增援,”

環視著室內的眾人,在提及技術裝備上的準備時,他甚至在內心裡嫉妒這些軍人,他們擁有中國最好計程車兵、最好的武器,但是……他們,卻不是最好的,至少現在還不是。但正是這群現在還不是出色的指揮官的軍人們,卻將擔負起這場戰爭,這場決定國家未來的戰爭,如果他們贏得了這場戰役,那麼許多事情都將被改變。

孤注一擲!

在楊傑作著最後的陳述時,管明棠的腦海中卻浮現出了這四個字,這一次,自己將所有的本錢都押了上去,為什麼呢?

因為這是決定國運的一戰,這一戰將會打響冬季反攻作好鋪墊,在王庚前往武漢就計劃作陳述時,蔣介石親自透露了中央將在11月左右發起全面反攻的準備,這意味著,五個月後,中國戰場的態勢,將有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改變。

與歷史上武器嚴重不足的**不同,這一次,蘇聯人幫了“大忙”,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到年底,中央軍將擁有40個蘇械師,其中甚至還有2個裝甲師,只要“夏季攻勢”能夠順利實現目標,中央軍即可以於多個方向投入反攻,因為他們面對的是一支遭到重創,尚未恢復元氣的日軍,而且日軍還無法提供足夠的兵力用於防禦,到那時,也許歷史就將得到根本性的改變。

抗戰,也許不會持續8年!

“這場進攻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它必須成功,也只能迅速、徹底的獲得勝利,如果我們贏了,那麼,我們將獲得今年夏季直至冬季的戰場主動權,而我們的勝利,也必將獲得舉世矚目!”

站起身作最後的總結時,管明棠又特意強調另一點。“確保出其不意至關重要,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