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的核心是“增鐵降焦”以及“平爐增產”。
“董事長,現在我們碰到的問題是,根據計算,高爐利用係數提高到1。2,噸鐵焦比應在700至750公斤左右,日出鐵量預計為560噸,而未來隨著1、2號高爐的改造完成、以及4號高爐的復建,待熱風機的全面改造完成後,預計四座高爐利用係數可以達到1。52左右,界時,鍊鋼車間可以透過擴大爐底的方式加大爐容,同時加大爐頂增加爐齡,如此一來,基本上可以滿足鍊鋼需要……”
在提及這一系列的改造時,周仁的神色顯得有些激動,他曾對完成全部改造之後的漢陽鋼鐵廠的規模進行過計算,儘管只是使用老舊裝置,但未來漢陽鋼鐵廠的產量依然將數倍於舊廠,至於生產成本,更是可以降底30%%u4ee5上!畢竟鍊鐵成本中,最為昂貴的不是鐵礦石、不是人工,而是焦炭!
“到時生鐵產量增加了,鍊鋼產量亦隨之增加,可是鍊鋼車間的150噸混鐵爐,恐怕就很難滿足鍊鋼的需要,如果要滿足平爐鍊鋼的用料,恐怕就需要大量使用冷料,也就是生鐵鑄錠作為原料,而冷料鍊鋼耗費焦炭不說,而且冶煉時間長、產量有限,所以,為保證未來工廠正常生產,公司需要在明年的投資中,增加兩座200噸混鐵爐的投資。”
增加投資,只是這四字,就讓管明棠的眉頭一跳,現在為了改造一個3號高爐,就已經把自己逼的接近破產,再增加投資……即便是到時候有銀行貸款,恐怕也不能大手大腳的花錢,四座高爐的全面改造、改造熱風機、添制熱風機、再加上運礦船之類的裝置,都是大額開支,更何況,那邊公司還要入股淮南煤礦,以平衡焦炭支出,再加上軋鋼車間……想著未來幾年漢陽鐵廠一系列的投資,管明棠便只覺一陣頭大,自己只想著增加鋼鐵產量,怎麼把相應的配套設施給忘了,就在眉頭緊鎖時,管明棠的腦海中浮現出自己在搜尋鍊鐵技術資料時,看過的一個資料。
“冷料鍊鋼的確很費時,而且還會增加鍊鐵成本,除了混鐵爐之外,咱們能不能想辦法解決熱裝的問題,比如,透過調整高爐出鐵的時間,用高爐鐵水直接供應平爐!然後再配合混鐵爐鐵水?”
“高爐鐵水直接供應平爐!”
管明棠的建議,只讓嚴恩棫、周仁、王之璽等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嚴恩棫更是眉頭一揚,新增混鐵爐的原因是未來鐵廠產量的增加,儘管混鐵爐可以降低鍊鋼成本,但是其使用成本依然會新增到鋼材成本之中,如果使用高爐鐵水直接鍊鐵,便可以省下混鐵成本。
“我看這點子不錯,就是,這鐵水怎麼……”
話只說了一半,周仁卻是自嘲一聲。
“瞧我這腦子,仿著混鐵爐的爐體,建鐵水料車就是了……”
“還要在鐵水料車上加上蓋子,防止溫度降底,我算了一下,從最遠的4號高爐,到鍊鋼車間,距離不過只有260公尺左右,用不需要加溫的鐵水料車運料,到達鍊鋼車間,溫度絕興地降下來,若是鐵水直接入爐,我看一噸鋼的成本至少能降低3個百分點!”
聽著他們的討論,管明棠卻是笑而不言,他知道,這些人無一不是大師級的人物,甚至就是在那些年青的學生中,其中也有一些未來知名的大師,自己只需要給他們提供一點技術資料,一丁點提醒,他們便可以舉一反三的,迅速將幾句簡單的提醒,變為現實,將那些簡陋的技術資料變成實際生產技術,看著周仁和嚴恩棫這兩位大師極的人物,竟然直接在地上用小磚塊代替鉛筆,像孩子塗鴉似的在地上規劃著運鐵水的廠內軌道的樣子,管明棠甚至有些慶幸,慶幸自己能身處這個時代,與如此之多的大師合作。
第138章 佳人送信已心驚
第138章佳人送信已心驚
一如往日,隔著漢江,漢陽鐵廠上工的汽笛聲如雷鳴一般傳了過來,對於這與其它工廠截然不同的,更為響亮許多的汽笛聲,漢口江畔一帶居住的人們,在過去的一個多月間,似乎已經習慣了,這老鐵廠復工,對於絕大多數武漢人來說,都是好事,在許多老武漢人的眼中,這漢陽老鐵廠,似乎和武漢城的紅火有關連,打從漢陽老鐵廠熄了爐,似乎武漢就沒有過去的紅火了,甚至一天天的衰敗起來。
在汽笛響之前一小時,陶菊隱便就起床了,雖說一直的熬夜工作的習慣,可是他卻習慣於早起,和往常一樣,在起床後,簡單梳洗一下,刷牙洗臉,不過只是幾分鐘的事情,隨後,他便開啟公寓的門,先看信,沒有;然後再就是取出報紙來,掃了一眼散發著油墨味的報紙。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