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部分(2 / 4)

小說:山河血 作者:標點

一期工程,在未來的兩年中,他的二期工程會繼續建設,然後還會有三期,甚至四期,也許有一天,這裡會發展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汽車製造企業,也許,也許真的有這種可能。

“這是我們製造的第一輛汽車!”

在黑色的卡車駛出總裝車間時,看著那熟悉的外型,再望著那些在汽車駛出總裝車間後,激動的人們撫摸著車首鍍鎮的“中”字標誌,那是管明棠借鑑了後世“中華汽車”的標誌“設計”的標誌,而此時能吸引管明棠注意的卻是那卡車熟悉的外形。

老解放!

如果拋開顏色、標誌的話,把這輛卡車放在後世,許多人都會認出它來,它是老解放,此時看到著這輛汽車,管明棠似乎感覺自己又一次回到了童年,童年在公路上追逐著卡車,追逐著老解放,為什麼會選擇zis…150呢?僅僅只是因為它的技術相對簡單,更容易製造、製造成本低?

還是因為其可以改裝成客車、救護車等等?

不,其實,管明棠選擇這種車有一個原因,或許是因為這輛車一直刻在他的記憶中吧!以至於即便是在選擇車型時,依然下意識的選擇了zis…150;要知道即便是在這個時代,它的技術雖說領先,但絕談不上“最先進”。儘管現在公司使用是其後期型號,效能相比於zis…150先進一些,比如其發動機功率加大的同時,相比舊型號油耗降低了10%,其技術更接近其後繼型號zil…164;但是在美國依然有比其更先進的卡車。

不過儘管如此,在管明棠看來,能夠批次製造這種卡車,也就足夠了,至少足夠解決很多問題,比如戰爭時期的運輸問題,至少在未來的戰爭中,中**隊的卡車,並不落後於美國,而且其製造成本低。

當管明棠感慨萬端時,他的視線不由自主的轉向在場的那些外國人,在新中汽車公司不僅有超達三百名美國技術人員,還有數百名美國技工,這些美國技術人員為新中汽車帶來了汽車生產管理以及製造技術,只不過管明棠所注意到的那個穿著西裝的六十幾歲的美國人,是這座工廠的設計者一一阿爾伯特•卡恩。

他設計的工廠建築適於從事一連串移動裝配線,在設計時引進最大化的自然光線和透過無數窗戶、日光和屋頂顯示器的結合所產生的通風效果,這種方式是使用連續窗帶以及天窗來達成,而且其還根據多年的經驗引進許多結構上以用在混凝土和鋼筋的革新,包括使用長跨距的桁架使得在一個大空間中不需要任何一根柱子。

不過在設計這個工廠的時候,根據管明棠的要求,工廠必須要考慮到戰時燈火管制,因此他又對設計進行了修改,從而使得這種“玻璃廠房”可以在戰時改成無窗、燈光照明的工廠,在過去的兩年間,阿爾伯特,卡恩和他的職員於新區和專區設計了超過500座工廠建築,培訓了超過一千名中國工程人員和技術人員協助它的工作,甚至於就連同常備民團的軍營亦是由其主持設計。

“阿爾伯特先生!”

面帶著微笑,管明棠朝這位德裔美國人走過去,然後指著廠房說道。

“記不記得,兩年前,你曾說過,完成基建至少需要三年!”

“管專員!”

阿爾伯特,卡恩只是禮貌的笑了笑,然後說道。

“誰也沒有想到,你會像建築公路一樣建工廠!”

建築公路,這是阿爾伯特接受北方公司的合同之後,受益最大的地方,這種“北方式快速施工”完全顛覆了正常的建築施工程度,一般情況下,一座工廠需要首先完成基礎土建,然後才會安裝裝置。

但是在“北方式快速施工”中,他們卻是根據廠房平面圖紙的要求,在開挖牆壁地基的同時,整修車間地面,在地基尚未完工時,其廠房地面已經像是築路一般建成了,而後又用簡易草蓆、帆布搭起工作間,在工作間內開始安裝裝置,幾乎是在廠房封頂的同時,車間內的裝置已經接近完工,而在流水線配套完成時候,廠區施工也接近完工。也正得益於此,才使得他們將工廠建設週期壓縮了到不及傳統施工的一半,

“但是我需要提醒您的一點是,如果不是因為你的公司擁有近十萬名像軍隊一樣的建築工程人員,我想,根本就不可能實施如此快速的施工!所以,你的這個模式是不可套用的!”

的確是不可套用的,阿爾伯特,卡恩曾嘗試過於蘇聯實施同樣的施工方式,但那些蘇聯建築工人根本就無法承受每天12個小時,日夜兩班,夜以繼日的施工,在阿爾伯特看來,與其說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