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部分(3 / 4)

小說:山河血 作者:標點

說,收成高,在地裡冒苗的時候,看著其它人田裡稀落落的苗子,再看著自家田裡綠油油的一片綠,王老三覺得的自己轉了運,這走背運走了一輩子,人老了老了,臨埋地裡的時候,運氣來了。

可現在,望著那枯蔫的麥苗,那張黝黑的佈滿如溝壑般深深皺紋的臉上,頓時苦開了,幾滴尋著見的眼淚流了下來。

一切都渺茫喲!他悵望著這旱跡顯出來的田野。

在這一瞬間,他在心裡頭對那個用了一冬天修水渠的專員公署生出恨來,修什麼水渠啊,千百年裡,就沒聽說過這裡用水渠引過水,還有,練什麼民團,若非那什麼春訓,這會,大傢伙都能把家裡的勞力拉出來,從水井裡、溝裡打水,怎麼著也不至於旱成這樣不是。

“狗日的禍害人的官府!”

這會他顯然忘記了,去年貸種後,聽說貸種只要一分利,而且不是驢打滾的喜色,更沒有了的當初看到地裡麥苗長勢喜人時,心裡頭對官府的感激。

無力的拖著鋤頭,王老三心裡頭苦著,己巳年為了活下去,他賣了兩閨女,今年若是再旱了,那可咋整啊……

旱!

置身於田間,管明棠的神情肅然,視線所及之處,原本應該是綠油油的麥田,這會卻是一片麥苗蔫黃,那蔫黃的黃斑散落於田間,甚至讓人有一種觸目驚心之感。

“預計全區受旱田地超過一千兩百萬畝!”

聽著這個數字,管明棠的眉頭緊皺著,望著旱情嚴重的田野,管明棠久久未出一言,農業、農村、農民,在過去的半年之中,說一千道一萬,專區大半的工作都是圍繞著“三農”為中心,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忽視了地方實業建設。

可是現在,就在民團有序的推進,一步步的構建著“合適”鄉村基層建設時,農村還是在不經意見蹦出了一個新的問題——旱災!雖說在今年冬天借動員民團之便興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新建並且翻修了大量的水渠,可是在旱情來臨的時候,這些工作顯得如此的脆弱。

“若是旱情得不到緩解,界時今年夏糧將減產7成以上!”

望著眼前旱情嚴重的土地,木佳生這位專員公署的農業科長,神情中盡是愁容,與專員公署內大多數人皆是學科生不同,他是個典型有農村人,他讀過師範,後投身於定縣鄉村建設,後來又受梁漱溟邀請前往鄒平試驗縣從事鄉村建設,而在管明棠出任邯彰專區專員後,請梁漱溟推薦一批“鄉村建設賢才”時,梁漱溟便將其同其它十幾人推薦過來,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其作為公署農業科長,無論是合作社建設還是農村良種推廣上,可謂是出力頗多,與大多數農業問題專家不同,出身農民的他,少了許多誇誇其談,在農村建設中的許多措施,一是借鑑定縣、鄒平等地鄉村建設的經驗,二則是依託專區實際情況。

“專員,於農民而言,夏糧之重重於秋糧,是許多農民家庭一年生計所在,若是夏糧欠收的話……”

“那樣的話,農村是要餓死人的!”

神情凝重的管明棠打斷木佳生的話,吐出這麼一句話來。然後看著木佳生自己的農業科長說道。

“過去,餓死人的事情,可以在我們這發生,但是現在,在我們這裡是絕不能餓死人的……”……”

聲音微微一沉,管明棠的神情依然顯得很是嚴肅。

“佳生,你有什麼建議,說來聽聽!”

在農業問題上,對木佳生,管明棠可以說極為信任,他來到邯彰至今只提了兩個建議,一是進行人口普查。專員公署和縣政府設立了戶籍室,掌握全縣的戶籍情況。鄉和縣政府裝有直通電話,要求各區政府及時報告本區人口變動情況。全縣的戶籍情況,戶籍室都有檔案。而且有兩種人,作為特殊人口,另立卡片:一種是有文化知識的人,即受過小學以上教育的,一種是鄉村中的壞人和不務正業的人,像流氓、盜竊分子、賭徒、好吃懶做的人等等,以便對他們的使用與管理,對於前者,則是用作培養鄉村建設幹部候選,而對於後者,則透過一定的措施對其加以懲治。

另外還有一個就是在專區農業建設中越來越重的農業合作社,農業合作社無論是良種推廣亦或是農技推廣,甚至還有現在於專區內流通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各種紙幣以及大洋的“合作券”上,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儘管曾經在農村工作的經驗告訴管明棠,現在當務之急是抗旱,但管明棠還是想聽聽他的建議,畢竟抗旱只是張張嘴,工作的落實和實施,還是要靠農業科去落實,去組織實施。

“我們要組織一切力量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