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部分(3 / 4)

小說:山河血 作者:標點

他看到在鄉村集鎮附近出現在一座座規模不大的工廠,那些工廠少則投資數千元,多則不過十數萬元,其規模遠不能同各縣設立的少則數十萬、多則百萬投資的大型工廠相比,但正是這一家家“小型鄉土企業”吸引他的注意力,這些鄉土企業的規模不大,產品大都是低技術含量的產品,工人少則數十人,多則百餘人,且大都以附近農民為主,這些小工廠的存在,使得在這裡的農村中第一次出現了“工人”這個群體,儘管他們的收入低廉,。但任誰都能覺察,這些分散的似乎互不聯絡的小工廠的存在,正在改變著邯彰十二縣的農村。

是什麼促成那些鄉紳投資工廠,是什麼使得那些工廠可以獲得贏利,僅僅只是因為政府倡導?最終正是這些疑問,使得他把視線投注在實業聯合會的身上,因為在那些工廠中,他每一次都可以聽到同一個名字“產業金融聯合會”,也就是所謂的“實金會、拾金會”,話裡的意思再清楚不過,只要進入這裡就能“拾金”。

“嗯……”

沉默片刻,李樹翹看著面前這位從上海來的記者,作為“產業金融聯合會”理事長,他一直都存在著一個意願將產業金融聯合會的影響力,在未來的幾年中擴散至於全國,從而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產業金融指導機構”。不過現在,對於外界來說北方公司持股的聯合會,僅僅只是邯彰專區的產業金融指導機構。

沉思良久之後,李樹翹隨手從桌上拿出一杆鉛筆,然後看著面前的葉雲先說道。

“知道這杆鉛筆嗎?”

“鉛筆?”

這杆鉛筆有什麼不同嗎?似乎沒有什麼不同之處。接過那杆鉛筆,鉛筆的筆頭上鑲有筆擦,而筆身則漆有黑漆,除去上面的“新興鉛筆公司”之外,似乎沒有什麼不同之中。

“鉛筆很小,很不起眼”

朝著椅背上一靠,李樹翹眯著眼睛說道,或許是因為放鬆的關係,使得他語間的廣東腔調更濃了,以至於需要仔細聆聽才能聽懂他在說什麼。

“從清末“廢科舉、辦學堂”起,鉛筆這種新事物就開始湧入中國大地,由於輕便好用,銷售面逐漸開啟,很快就取代了許多國人使用毛筆的習慣。發展到現在後來,不僅有專門的文具店,連街邊很多菸酒雜貨店都在賣鉛筆每年,僅鉛筆一項,外商就從中國人的口袋裡掏走數百萬關金。”

李樹翹說的事情,在葉雲先看來並不是什麼新聞,去年“雙十節”當天《中央日報》刊登了一則訊息,稱吳羹梅兩天前在上海成立了一家鉛筆廠,並且準備了三千打“國產鉛筆”贈送給10日開幕的民國時期第六屆全運會,當時他特意檢視過相應的資料。

“民國14年僅從上海進口的外國鉛筆金額就達到430885元,到民國二十年更是翻倍,花費了215元。而且,從所周知很多進口商品採用走私手段偷稅,所以國人購買鉛筆所花費的金銀其實遠遠超過這個數字。”

“對,現在市場上,日本鉛筆已經佔了我國全部進口量的85他們甚至還利用民眾的愛國熱情,還有日本廠商把商標註冊為“中華牌”,以欺騙我國民眾”

或許是因為吳羹梅成立的中國鉛筆廠為《中央日報》報道的關係,使得葉雲先對鉛筆有所瞭解。

“可是現在,新興的鉛筆,卻佔據著河北、山東……”

看著葉雲先,李樹翹淡淡的說道。

“六成以上的市場,要知道,這裡可是日貨走私傾銷最為嚴重的地方”

“這個……”

這一點即便是作為記者葉雲先也不曾得知,似乎沒有幾個能夠注意到這麼一杆小小的鉛筆。

“在專區成立後,無論是推廣義務教育,還是實施掃盲教育,都需要耗用大量的鉛筆,相比於其它產品,鉛筆製造裝置簡單、技術較低,因此,被列為三類專案”

三類專案,雖說心下有所疑問,但葉雲先知道,現在還不是問這個問題的時候。

“由此,才有了新興鉛筆公司,而因外國鉛筆壟斷市場,所以“國產鉛筆”必須要同外國鉛筆比質比價,而如何降低成本?”

因為在報紙曾看到過“日本廉價鉛筆”是如何欺瞞消費者,以偷工減料達到降低價格的目標,所以很快便給出了答案。

“日本廉價鉛筆是透過偷工減料、縮短鉛筆、縮小鉛芯、增加鉛芯裡的粘土量,來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同樣的方法,我們可以這麼做嗎?新興可以這麼做嗎?”

接連兩個反問,隨後李樹翹搖頭說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