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發展小煤礦、小鋼鐵廠、小化肥廠、小水泥廠和小機械廠,也就是著名的“五小工業”,地方五小工業最終落實到各縣,而全國幾乎每個縣都建立了上述的五個小工業專案,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利用和發揮了當地的資源優勢,滿足了當地工農業生產及市場需要,儘管在特殊時期結束後,對於規模小、裝置差、工藝落後、消耗大、成本高、質量差、汙染嚴重的五小工業幾乎是一邊倒式的批判,“高耗低效”、“粗放發展”、“低水平重複建設”等等成為五小工業的代名詞。
但是一部分由國家投資、嚴格按照國家設計院設計圖紙施工,裝置由正規企業承製,而非“土法上馬”的小工業專案,不僅能耗、成本都在合理的範圍內,而且在隨後的十數年間經過一系列的技術改進,卻經受住了歷史的考驗,發展成為大型企業,這也正是五小工業譭譽參辦的原因所在。
而這一次,管明棠所拿出來的正是由國家設計院與多家機械廠在77年設計的2。5萬噸小化肥生產裝置,而這則是透過總結多年經驗,無論是其能耗還是汙染以這個時代的標準為看,可以說極為“領先”。
“明俊先生,您是永利化工的董事長,在這裡,我只有一個問題,辦這個化肥企業,永利能拿出多少錢,或者說計劃拿出多少錢?”
在工業設計院的展覽室內,在一個蓋著一層白布的展臺前,管明棠鄭重其事的詢問道。
拿出多少錢?
這個問題範旭東當然考慮過,沉思片刻,與陳德元互視一眼後,才緩聲說道。
“說實話,以永利自身資金很難支援這一專案,以英德公司的報價則是建一個年產三萬噸的廠要建設費1100萬元,一個4萬噸的廠需要建設費1500萬元,若是以此造價為準,
從設計、建設到開工運轉,至少需要兩千萬元!”
兩千萬元!
對於永利而言不亞於一個天文數字,也正因如此,範旭東才會遊說蔣介石,在獲得他的支援後,向多家銀行商討借款,並組成銀行團,替公司交涉並籌備所需資金。
“兩千萬元……嗯,也就是五萬噸的工廠!”
點點頭,管明棠倒是沒有說什麼,朝著吳子川看去時,臉上露出了一些笑容。
“按照我手頭掌握的資料來看,如果我沒有算錯的話,這樣的一座工廠,從設計到投產,大約需要三年的時間,假如,北方公司能用800萬元,為永利設計一座同等規模的化肥廠呢?”
“什麼?你說什麼?”
幾乎是不敢置信的看著管明棠,甚至就連忙在說話時,範旭東都忘記了禮節,而陳德元更是驚訝的瞪大雙眼,至於候德榜更是一副不可置信的搖頭說道。
“不可能,不可能!800萬絕對做不到!”
“當然可能,而且800萬元是總投資,其中實際初始投資不超過50%;也就是400萬元,而餘下資金,則是透過工廠的產品生產,從生產利潤抽取建設成本……”
在管明棠解釋時,已經示意別人將蓋在展覽臺上的白布掀開,拆開白布,映入眾人眼前的赫然是一個由石膏與硬紙製成的工業模型,工業模型分成了三個區,三個區的邊緣分別用三種不同的顏色加以分劃。
“諸位,請看,根據我公司制定的方案,整個工程一共分成三期,首先,紅色的這一塊為第一期施工,一期專案為整個工廠的基礎,而專案的核心是年產合成氨兩萬五千噸、四萬噸化肥、0。36萬噸硝酸,主要裝置有蒸氣鍋爐、煤氣發生爐、羅茨鼓風機、冷凍機、氫氮壓縮機、銅泵、迴圈機、增壓機、歐式離心機、碳化塔、大合成塔、動力機械能力為30000千瓦……”
此時,對於一期工程的解釋已經換由吳子川解釋了,管明棠則是在一旁笑而不語的看著表情各異的眾人,他相信這個一期工程有足夠的潛力征服範旭東,而征服他的原因非常簡單——技術新穎而且成本低廉,尤其是後者,這正是當年五小工業能夠在國內一窩蜂似的,甚至就連公社都創辦小化肥廠的原因所在。
“等一等!”
突然,拿著筆在記事本上記錄的候德榜打斷了吳子川的話聲,在眾人把視線投向他的時候,只聽到候德榜似是有些疑惑,又似有些質疑的問道。
“我計算了一下,年產合成氨1。5萬噸,氮肥4萬噸,硫酸1萬噸,硝酸o。36萬噸……”
合上手中的記事本,候德榜朝著管明棠看去時,那目光中盡是懷疑之色,那種懷疑中甚至還帶著一絲嘲諷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