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滾打的他,內心深處依然存有詩意般的追求,而在廬山卻恰好詮釋了中國古代的致理——“仁者好山智者好水……”。
在民國二十六年,在蔣介石再一次到達廬山之後,廬山便不再平靜,先是6月在廬山與陝北方面舉行秘密會談的無果而終,再到7月8日一份華北地方當局緊急電報,使得廬山再也不復先前的寧靜。
7月12日,在廬山牯嶺的山間步道中,兩個人沿著步道慢慢的走著,拄著柺杖的蔣介石迂緩地慢行,而管明棠則亦步亦趨的跟在他的身側。
“哲勤,你知道昨天宋明軒離開山東老家,到了天津,去幹了什麼嗎?”
蔣介石的話語間壓抑著濃濃的不滿之意,他電令宋哲元立即回平主持大局,而宋哲元到好,直接去了天津。
“如果所料不差的的話,他應該是去同日本人談判吧!”
從兩天前來到廬山,蔣介石一直沒有見自己,直到今天,雖說身在廬山,但並不意味著管明棠沒有渠道獲得外界的訊息,各種情報還是源源不斷的送到自己的暫居的別墅中。
“昨天晚上,宋明軒一到天津,就立即指派第38師師長也是天津市市長的張藎忱與倭寇特務機關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