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部分(3 / 4)

小說:山河血 作者:標點

京……"

一聲長嘆,聞一多的臉上流露的盡是莫名的悲憤之色,在他看來,國家好不容易有了中興的希望,但這希望卻破壞的如此之快,不過只是短短數日,竟然曾充滿希望的國家竟然風雲驟變,顯出了當前的危機。

“唉!"

胡孟真朝胡適看了一眼,說不出話來了。

“你們說,管長官,真的,真的會選擇與中央大打出手嗎?。"

聞一多看著兩位好友,不無期盼的問道,對於管明棠他和許多教授一樣,可謂是對其情感極為複雜,一方面,他們固然因"特別時期臨時條款"以及戒嚴令對新聞輿論的管制而心懷不滿,而在另一方面,他們卻又不得不承認,管明棠作為抗戰的中流所發揮的作用,以及在屬理華北時展現的治政能力,尤其是這兩年華北所取得成就,更是有目共睹的,而更為重要的一點是,管明棠的人格魅力,也極讓人佩服,尤其是他那種公而無私的魅力,更是讓人不得不信服。

“這……"

傅斯年聽到好友提起管明棠,馬上開口說道。

“現在在誰也說不好……"

與聞一多隻是佩服並信服管明棠的人格魅力不同,傅斯年在某種程度上卻是管明棠的支持者,在他看來,若是中**人政客能有其十分之一忠國之中,中國的局勢亦可大為改觀。

不過雖是如此,但傅斯年卻是個率直的人,他缺乏世故的複雜頭腦。一方面他固然支援管明棠,支援他的華北的施政措施,但在另一方面,他自己定意義"諍友”,以至於在報紙上曾發表多篇批評華北當局的文章,指責其"特別時期臨時條款"以及"三清教育"過於嚴苛,有借"特別時期"之名行以打壓輿論的用意,後來因為華北的新聞管制,他又把文章投寄給上海、南京以及武漢的一些報紙,面對來自一些方面的批評,他同樣坦誠地表示自己毫無尋釁的用意,反覆解釋對"華北當局"的批評完全是個人的見解,真誠地希望華北當局能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而在此次事物之後,他立即意識到管明棠的處境不佳,瞬間他便坐不住了,以至於當北平各大學教授聯名要求北平綏靖公署保持克制,遵重並維持中央權威時,他同樣在會議上要求教授聯名至電南京,要求南京保持克制,尊重地方的建議,聆聽地方的聲音。

“我覺得,現在管長官表現的應該說極為冷靜,"

作為華北當局某種程度上的支持者,胡適便按照自己所理解的說道。

“至少現在,華北還沒有動員部隊,如果他們動員後備部隊的話,恐怕……"

但凡對華北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華北擁有中國最健全的軍事動員體系,源自邯彰的動員體制,為華北三省提供了健全的軍事動員系統,而實施兩年之久的民團訓練,更是為三省提供了充足的兵員,按照官方的說法,在戰爭需要下,華北當局能夠在不影響工農業生產的情況下,動員五百萬軍隊,而胡適卻從一些外國友人那裡,尤其是大學中的德國教授那裡獲知,按照他們的猜測,華北可以動員千萬軍隊,只要給他們充足的時間完成戰爭準備,僅依靠華北即可在未來三至四年內收復東北地區。

沒有動員軍隊,意味著代表著華北當局的管明棠,至少還不願意打這一仗,一但動員軍隊,才意味著危機的真正開始。

“是啊!現在向黃河北岸和山東一帶調動軍隊,似乎是……”。。。,

原本想說符合常理的傅斯年話未出口便打住了,顯然,在一個正常國家,是不可能發生這種事情的,在任何一個正常的國家,軍隊都應該服從中央的調動,絕不可能因為與中央的外交政策分歧,地方與中央便互相調動軍隊,試圖在軍事上施加壓力,迫使對方妥協。

這一切無不在表明一點,中國並不是一個正常的國家,即便是那位一直以來,以其人格魅力而令眾人信服的管明棠,亦恐怕很難擺脫軍閥之嫌,至多他只是一個愛國的軍閥。

許是想通了這一點,一時間三人無不是沉默著,似乎是在為中國的命運而感覺一絲悲哀,更多的卻是對未來的擔心,他們擔心內戰的硝煙再一次於中國上空燃起,到那時,百姓再一次流離失所,而國家剛剛恢復的元氣,亦在戰火中彌散,到那時,野心勃勃的鄰居們又將再一次入侵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

“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