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頭微微一跳,出於對華北政治體系的瞭解,使得今村明白所謂的青年協會實際上就是青年黨,在邯彰時期為了避免遭到南京的排斥,青年黨的活動大都以青年協會的名義進行。
“是的閣下,我們得到一個訊息,訊息稱,現在華北各地的青年協會都接到通知,他們將在5月份召開代表大會,代表大會上可會透過新的黨綱……";
“什麼!";
不待藤野把話說完,今村的雙眼便猛的一睜,然後他激動的說道。
“現在,你立即調動所有的資源,儘可能的蒐集這方面的資料,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
強壓下內心的激動,今村用盡可能平靜的口氣說道。
“北平與南京的決裂,恐怕絕不僅僅只是普通的決裂,甚至,他們很有可能徹底的取代南京政府的統治!";(未完待續)
第5章 捕鯨叉
暮色蒼黃,夕陽映照著的茫茫海岸防風樹林在海風下,林木“轟轟”直響,抬頭遠望,可望見遙遠的大海,大海亦是一片茫茫。
海風吹來,似有一些寒意,冷冷的海風從脖子後面輕輕掠過,彭雨生不自禁地深呼吸一口氣,那帶著海腥味的海風只讓他整個人的精神為之間一振,在海風吹動著頭上的帽子時,他用手扶了一下帽子,同時卻又拿起望遠鏡,朝著海上了看過。
在數十公里外的海面上,一艘顯得有些破舊的商船靜靜的泊於海面上,隨著浪濤搖晃著,那是一艘5800噸的商船,建造於25年前,早已老舊不堪。
放下望遠鏡,彭雨生又拿起膠合板墊低的資料夾,仔細看著檔案上的資料,他的眉頭緊鎖,神情顯得凝重非常。
“還那麼緊張?”
耳邊傳來的話聲帶著濃濃的浙江口音,不用回頭,他都知道是誰。
在“捕鯨叉專案組”內只有錢學森這麼一個浙江人,在這個專案組中,他也是唯一的博士,與其它專案不同“捕鯨叉”的研製完全是以北方高等專科學校航空工程院為主,而作為專案主持人的彭雨生,這會難免顯得有些緊張。
“都打了五次靶了,一次中途爆炸,四次命中靶區……”
不待錢學森把話說完,彭雨生卻搖頭說道。
“,那五次陸上打靶都不是真正的打靶,因為雷達沒有照射目標,但這一次卻不同,這次幾乎等同於實戰打靶!我們要用“捕鯨叉”打沉海上的商船。”
提及“捕鯨叉”時,彭雨生將視線投向遠處的那輛發射車,在發射車後方拖曳的發射架上,一架銀色的有如一架小飛機似的的物體置於發射架上,那便是“捕鯨叉”,一種特殊的導彈,它是一種巡航式導彈。
導彈!
從三年前,北方高等專科學校組織學生成立“導航飛彈專案組”,這個詞彙第一次出現在書面上,與普通的不同,他裝有制導裝置,從最初的利用陀螺儀等裝置為導彈大至指定方向,從而令其向指定方向飛行,到現在的藉助陀螺儀、雷達實現制導的“捕鯨叉”,前後歷經三年的研製,從而完成了從掌握原理到完成實用飛彈設計的路程。
與任何一種導彈不同,有如一架小飛機似的“捕鯨叉”是一種反艦導彈,故名思意,它是以攻擊敵方軍艦為目標的導彈,相比於其它任何一種導彈,中國更需要反艦導彈,畢竟那個野心勃勃的鄰居,擁有世界上規模第二的海軍。
在發射架下,數名穿著防化服佩戴防毒面具的試驗人員正在為它加註著燃料,“捕鯨叉”雖然有固體助推器,但他的主發動機卻是使用液體發動機,因為燃料儲存期的問題,所以都是在使用前加註燃料。儘管它的燃料使用酒精,但出於安全的考慮,在加註燃料時,仍然需要穿著防毒面具。
“隊長,你說,這玩意真能擊沉軍艦嗎?”
戴著防毒面具的上士問著身邊的中尉,他們都是從海軍中抽調的試驗人員,為了配合這一試驗海軍抽調了上百名技術軍官、技術士官,以便掌握這種“新型武器”的操作,以期其儘快投入實戰。
而對於這些海軍的技術軍官來說,他們現在卻對這種“導彈”有所懷疑,因為他們清楚的知道敵軍的戰艦有多麼強大。
“按資料上的介紹,他的內部裝有380公斤黑索今高能炸藥,這幾乎相當於i000公斤級航空炸彈的裝藥量,應該沒問題!”
隔著防毒面具傳出的聲音顯得有些走音,但還是清楚的傳出了他的意料。
“可是隊長,航空炸彈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