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良站起身,看著端座於首的主席說道。
“我希望中央同意我第集團軍立即開赴東北戰場!”
從三個月前真正獲得自由,並被任命為第集團軍長官,張學良的心裡全是蔣介石的那句“他日光復東北還需漢卿你為國效力”,儘管明知道,釋放他有中央與北方爭取東北的因素,但他卻知道,這或許是他一雪前恥的唯一會。
國仇家恨得雪之時就在眼前,他又豈能坐視,而在另一方面,儘管第集團軍的九個師長中的五人是前東北軍將領,但是多年的編訓,曾經的東北軍早已不復存在了,現在他唯一能做就是唯中央是首。
“假若中央於收復東北之問題上,不能有所作為,只恐屆時國民亦對中央有所失望!”
雖說多年的軟禁並沒有改變張學良的脾氣,但今非昔比的情況下,他卻亦知道應該如何勸說蔣介石,而不是過去那般的“直率”,果然,他一提到“國民失望”,蔣介石的臉色便是微微一變。
陣陣春雷之中,蔣介石的心情顯得有些異樣,就在昨天,他還站在地圖前,檢視著東南亞的態勢地圖,中央在緬甸投入了多達兩個集團軍,其目的在於打通仰光港,以直接獲得外援,在蔣介石看來,獲得美援是中央軍趕超北方軍的唯一會,雖說北方軍亦可以獲得美援,但只要外援的通道為中央掌握,管明棠就只能繼續把獲得的美援投入似一個無底洞的海軍上。
對於緬甸,無論是他也好,亦或是軍事委員會也罷,都可以說是志在必得,甚至他甚至興致勃勃的等待著,在緬甸戰役取得勝利後,國內各界如何對稱讚“國家領袖”的英明決擇,但是,現在管明棠對東北的進攻,卻在緬甸戰役大局將定時,奪去了所有的人的注意力,張學良想去東北,讓他去好了!
在心裡這般唸叨著,蔣介石的眉頭蹙著,神情中甚至抑制著些許不快,也不怪,儘管看似現在北平方面似乎對中央頗為尊重,但在另一方面,北平卻已經表現出未來同“角逐中央”的心態,年來,受到華北的支援,國內各界紛紛討論制憲、行憲等問題,要求中央制定時間表結束“訓政”階段,甚至楊永泰還邀請國內各界參觀華北的地方選舉,以證明“訓政”已見其效。
“管哲勤、楊耿光、楊暢卿……”
如果管明棠是黨內同志,蔣介石或許可以接受一些,但是現在不僅管明棠不是黨內同志,甚至就連華北,黨內亦太多話事權,華北各省的黨務關,更是有名無實,所謂的監督政府,只是名義罷了。
“哎……”
於唇邊感嘆一聲,儘管蔣介石並不願意承認,但在過去的一年多的時間裡,他卻不得不一再的面對一個事實華北已經完全脫離了他的掌探,甚至就連華北的政團國運聯盟亦大有與角逐中央的態勢,他們……
“不得不防啊!”
聽著父親的搖頭長嘆,蔣經國只是站在一旁,他知道,對於華北,現在中央是既用又防,而華北,總是無法讓人心安。
“阿伯!”
蔣經國悄悄地走到他背後,用奉化土話說道。
蔣介石一怔,回頭看著身後的兒子,這才意識到他一直都在辦公室中。
“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能去東北!”
兒子的話,讓蔣介石先是一愣,然後詫異的看著於江西剛回來的兒子,似乎有些奇怪他的建議,於是便盯視著他問道。
“為什麼想去東北?”
蔣介石拍拍沙發,示意兒子坐下來。
“你坐下來,談談,談談。”
蔣經國正襟危坐,開口說道。
“阿伯,這件事,我考慮很長時間,……”
然後蔣經國一直說出了他的想法,最後看著父親說道。
“固然漢卿率部進入東北,雖可借張家之名,收拾東北民心,於華北爭取民心,但於東北淪陷區百姓看來,中國之正朔仍然是南京之國民政府,而國民政府不僅應派遣軍隊協助北方軍收復東北,更應派出民政官員,治理東北民政!”
認真的看了兒子一眼,蔣介石一手擱在他腿上道。
“你的這個想法很好!很恰當!”
在稱讚的同時,蔣介石的眼睛卻凝視地板,略作沉吟後又說道。
“不過,你要知道,中央這些年,乎從不插手華北地方政務,至於官員任命……”
官員任命,這完全被華北的地方自治選舉給抵了回來,以至於中央壓根就無力反駁,誰讓這是先總理的“遺訓”。
“阿伯,東北不是華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