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包括法國在內的被佔領的西歐國家,亦也受益其中。
第三帝國經濟部已經開始替歐洲各國和各地區制定了種種特定的農業與工業方案,及一套一套的貿易與通貨計劃。這些計劃與方案,便是戰後施行的經濟體系之要素。在這個“大區域經濟”中,歐洲各小國的任務是以德國利益為前提進行它們的農業及工業生產活動。一切經濟活動由柏林發動,以柏林為中心,互相關聯,構成一個緊密的網,歐洲經濟的整個體系將賴這個大網以維繫。
可是雖說如此,希特勒只考慮過開拓民族的生存空間,對於未來的德國,卻沒有一個系統規劃,現在,第一次,希特勒開始認真的考慮這個問題,是的,未來德國又將如何呢?他很快,德國控制下的歐洲會超過美國,會成為世界第一強國,至於英國,也將在德國的進攻下,淪為德國的僕役,但是,德國的未來呢?
眼下,戰爭即將贏得勝利,可是,對於未來……想到他的思緒也不由自主地回到了去年冬季羅森堡,那位德國最負盛名的納粹理論家對未來的規劃。
“將來的解決辦法,不是建立一個沒有種族、沒有民族界限的中央歐洲;不是法蘭西人和猶太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