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部分(3 / 4)

小說:山河血 作者:標點

斯大林的聲音顯得有些低沉,

“如果德國人佔領了烏法,那麼……這就會成真……”

現在,斯大林終於面對事實了,他的話讓莫託洛夫神情變得更加黯然了,是的,一切都無法避免了。

“但這等於死亡,”

莫洛托夫茫然若失地回應道。

“我們都會死的。但是,值得思量一下,有哪些可能的方案。丘吉爾可說過,一旦納粹佔領英國,他的政府將從國外,譬如加拿大,與敵人繼續作戰。”

斯大林走近沿著牆壁捲起來的布幔,拉動繩子,展開了東半球的地圖。

“一旦德國戰勝蘇聯,那麼,歐亞大陸,就再也沒有任何人能夠抵抗德國人的腳步了。”

盯視著地圖,斯大林繼續說道。

“這意味著法西斯軸心國得到極大的加強。這也是為何英美將更多地需要蘇聯人民和我黨的幫助。現在,在淪陷區,我們在撤退的時候建立的地下黨委還沒有解散,正在同德國全面的游擊戰做準備。我們的人民相信黨和它的領導,並將執行我們的指示,即便這些指示來自遠方……”

斯大林用自己有力的右手劃過蘇聯,茫然若失片刻後,他又繼續說道:

“當然,我們不必重複倫敦之行,那裡已經有一打以上的流亡政府。我以前不是偶然地告訴丘吉爾,已經去過了倫敦,與列寧一起參加布林什維克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對我來說,去一次已經足夠了。但是,印度可以成為一個合適的地方……”

他接著輕鬆地用菸斗劃過巨大的次大陸。在長時間的思索之後,斯大林已經做出了決定在必要的時候他和他的政府將流亡海外,在海外繼續指揮這場戰爭。

“為什麼是印度呢?”

吐一口煙霧,斯大林的眉頭微微一揚,然後凝視著地圖上的印度說道。

“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那裡遠離英國政府,這對我們的工作是極為有利的,而且,可以想到的是,隨著英國的戰敗,在南亞次大陸必將掀起一場反對英國殖民主義的革命,是的,是革命!在印度,數億勞動者飽受資本主義殖民主義的雙重壓迫,他們期待著解放,期待著自由。”

話聲猛的一頓,斯大林回頭凝視著莫託洛夫,然後繼續說道。

“在印度,有我們自己的同志,或許,德國人可以佔領蘇聯,但是在我們的指導下,我相信印度的同志能夠贏得這場革命的勝利!”

此時莫託洛夫整個人都震驚了,他沒有想到斯大林之所以偏愛印度。並不是因為,遠離倫敦的英國政府他更方便,而是因為在他看來,在這個沸騰的殖民地印度是能夠出現革命的形勢!

看著斯大林,莫託洛夫想到了列寧和他的親密戰友們,在一戰期間呆在瑞士,他們是世界革命的領袖。他們願意到任何一個國家去,只要那裡出現了革命形勢。這些國家可以是德國、法國、英國、甚至美國。但情況是,俄國,按照列寧的說法,“孕育了革命”,所以布林什維克趕到那兒,領導革命……

而現在,在現在的這個時候,作為革命領袖的斯大林相信在印度將會爆發革命,而他們將會是這場革命的領導者,他們將贏得最終勝利。

“斯大林同志,如果這樣的話,我們現在就應該作一些準備!”

第1121章 特使訪平

陽光透過窗戶照入房間之中,透過視窗可以看到花園中的那片片簇豔,在花園的角落處,幾名穿著軍裝的衛兵站在那裡,有如雕像一般。{首發}

站在窗邊,管明棠把一隻手慢慢地拄在肘下,然後在那裡默默的看著窗外,而右手指間夾著一根香菸。

“他抽的是什麼煙?”

霍普金斯在心裡尋思。他的目光掃過管明棠手中的煙,他可以看的出,這個人的煙癮不小,這恰好與南京的蔣介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南京的蔣介石從不沾煙,而華北的這位卻截然相反。

恰如同兩人在許多問題上,都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不過,就打交道而言,霍普金斯更喜歡同南京的蔣打交道,而不是管明棠,作為一名外交人員,他永遠也無法猜出對方的最終目的,而在華盛頓,同樣也沒有幾個人能夠從他的舉動中推測出他的目的。

作為外交官,最害怕的就是碰到這種人,管明棠並沒有把煙點上火,只把它夾於指間,還是那樣一言不發,偶爾把視線投向這位美國總統的特使。

“大概,他不相信我的話吧,”

霍普金斯又在心裡尋思,他對管明棠的沉默作了這樣的解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