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部分(3 / 4)

小說:山河血 作者:標點

殘酷的傷亡數千萬人抗戰,在這個時空中並沒有另一個空間那麼慘烈,數千萬平民並沒有彌難於侵略者的屠刀下,不僅如此,中國還真正成為了戰勝國,根據兩國秘密協議的規定,日軍只能向中**隊投降。

而成就這一切是誰呢?

不是自己,而是……將視線投向遠處的墓地,管明棠知道,是這些陣亡的官兵成就了這一切,是那些不屈的忠魂英勇的戰鬥,成就了今天的勝利。

讓人欣慰的是,在勝利到來的時候,民眾並沒有忘記他們,早早的他們和自己一樣,就來到這裡祭祀安葬於此的忠誠。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沿著蒼松翠柏旁的小道朝著忠烈祠走去時,透過掛滿積雪的枝條,看著來此的民眾,管明棠的內心深處只覺得一陣欣慰。

現在,這個民族已明白了應該銘記什麼!

在經過忠烈祠前的無名烈士墓時,正好趕上整點換崗和敬獻花圈的儀式。儀式一如既往的莊重,神情肅穆的衛兵,在墓碑前有節奏地走二十一步,面對墓碑停留二十一秒,然後轉身,停二十一秒,再反向行進二十一步,而在無名烈士幕前的所有人起立把右手放在心臟處時,不同年齡、性別的人們神情都是那樣的肅穆,靜靜的望著無名烈士墓。

“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勳永垂不朽!”

歷史上有多少的為國犧牲之人,他們的名字永遠不會被人知曉,但正是他們的犧牲和付出,成就了這個民族、國家真正的魂魄,這些無名之士才是這個民族真正脊樑,正是他們支撐了這個民族不滅的尊嚴。

在肅穆的熄燈號聲中,避開了人群的管明棠來到了位於忠烈祠東北角的“遊就館”,在“遊就館”的正門懸有“成仁取義”之匾,這裡儲存著許多忠烈之士的遺物、遺照等與戰爭有關的歷史遺物,館名取自《荀子?勸學》中“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一句,以此象徵忠烈祠內供奉的“神”是所謂的高潔之士。。

在廳內像徵著英烈精神永存長明火旁站著兩名衛兵,而在在長明火後,是一面黑色的泰山石製成紀念碑上,則是一句再簡單不過的話語。

“所有人都在奉獻,但有些人奉獻了全部!”

這句話恰恰說明了他們的犧牲,為了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有一些人奉獻了全部,而他們才是最值得這個民族銘記的人。

置身於照片牆下,管明棠看著照片上的一張張或是堅毅、或是滿面笑容、或是神采奕奕的面龐,看著那一張張年青的臉龐,管明棠只覺得的眼眶微酸,突然有一種想哭的衝動,這些年青的、對未來充滿嚮往的青年,都是在這場戰爭中陣亡的軍人,他們奉獻了自己的全部,在自己生命最燦爛的時刻,用生命書寫了對國家、對民族的忠誠。

“勝利了……”

隱約的管明棠聽到一絲輕微的嗚咽聲,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管明棠看到在十幾米開外的照片牆邊,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用手指輕撫著一張照片,那滿是皺紋的臉上,掛著淚珠。

“這下好了,熙兒啊,咱們國家終於贏了,小日本敗了,投降了……”

嗚咽聲中壓抑著的痛苦是難又言表的,世間最痛苦的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而在這一張張照片的背後,是多少個父母失去了自己的兒子,多少個妻子失去了丈夫,多少個孩子失去了父親,而在那無盡的傷痛背後,卻是一個民族為贏得尊嚴、自由所做出的不屈的奮戰。

現在,終於勝利了!

他們的血,沒有白流!

也絕不會白流!

一種無聲的誓言在管明棠的心底默默的響起,他慢慢的退出“遊就館”,在退出時,他突然想到一件事。

“在東京是不是也有一個“遊就館”?”

隨口問道身邊的隨員,或許這就是日本文化習承中國相傳的例證,在東京有一座“靖國神社”,那裡同樣有一個“遊就館”。

“是的!主任,在靖國神社!”

“回去後,立即打電話給楊總長,佔領軍進駐日本後,第一件事,就是讓日本人自己動手,把靖國神社給我拆掉!”

丟下這句話後,管明棠繼續前行,走出幾步後,像是想起什麼似的,他又吩咐了一句。

“在那蓋一座佔領軍司令部!”

我們不要企圖報復……想到那位最高領袖在“告全國同胞書”,管明棠冷冷一笑,自己所需要的就是報復,要讓那個國家,即便是在一千年後,都牢記今天的教訓。

半個鐘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