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把*塞進孩子的嘴裡,小寶貝使勁地裹著*。突然,他“哇”的一聲哭了。小慧想:一定是孩子餓了,但又吃不到奶水。
男護士出去一會兒後又回來了,他一隻手拿著一個裝在塑膠袋的奶瓶和一瓶液體奶,另一隻手拿著一個形狀大小像吸塵器一樣的東西,他告訴小慧:“Feed ……。”(給孩子喝液態奶,一次喝三十至四十毫升。)小慧知道這東西比固體奶粉更容易被嬰兒吸收,市場上賣得很貴。然後,他指指塑膠袋裝的奶瓶說:“It 。”(已經消過毒了。)
姚漢趕忙洗乾淨手,給孩子餵奶,男護士又指了指像吸塵器一樣的東西說:“This is ……。”(這是吸奶泵,你要用它吸你的乳房,每隔五分鐘吸一次,每次吸三十分鐘,促使奶早點下來。)
小慧吃驚地看著那個吸奶泵:天啊,好大的傢伙,用它吸奶得多疼啊,不過為了孩子,再疼也不怕。小慧感嘆道:“醫院想得真周到,不僅給孩子提供奶喝,還有這麼現代的吸奶泵。”
男護士走後,孩子吃完了四十毫升的奶,咧著小嘴又“哇哇”地哭了起來。姚漢試著又加了三十毫升,孩子吃完了還哭,夫婦倆有些害怕了:聽護士說孩子每餐吃三十至四十毫升奶,這孩子怎麼這麼能吃啊?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呀?姚漢顧慮重重地又加了十毫升,孩子吃完了還不睡。姚漢去問護士,護士說很正常,他要喝就給他。姚漢又加了十毫升奶,這回孩子只喝了幾口就睡著了,夫婦倆這才舒了一口氣。
小慧想利用孩子睡覺的時間抓緊時間吸奶,姚漢勸她多休息一會兒,她不肯,由於泵的吸力大,疼得她直咬牙,她堅持著,只想早點吸出奶來,讓孩子早些吃上媽媽的奶,因為她知道再好的奶粉,也不如母乳好。
孩子拉屎了,姚漢手忙腳亂地給孩子清理著,小慧怕擦不乾淨,非讓姚漢去衛生間沾點兒水再擦一遍,可是當再次換尿不溼的時候,孩子竟然“哇哇”大哭,哭聲又急又大,小慧夫婦很緊張,不知如何是好。姚漢去找護士,護士看過之後說孩子的屁股淹了,要勤換尿不溼。可尿不溼換的越勤,孩子哭得越厲害。小慧思前想後,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癥結,因為用水擦孩子的小屁股,致使面板受損。護士說只有給孩子洗個澡,才會緩解一下。看著孩子舒服地在澡盆裡踹著小腳,一副開心的樣子,小慧心裡自責極了,她輕聲地對孩子說:“寶貝兒,真對不起,由於媽媽的無知,又讓你受苦了。”
小慧著急上火後大便乾燥了,她把醫院每餐提供的果汁和水果都吃了,姚漢還嫌不夠,又到外面買來蘋果、香蕉和橙子。水果吃多了,小慧又鬧肚子了,折騰得她夜裡也睡不好,休息不好,奶更下不來。因為西方人生孩子不避風,病房的窗戶都開著,小慧長時間敞著衣服用泵吸奶著了涼,胃又疼痛難忍。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渴望一雙援手(4)
這一路狼狽地走過來,她真想媽媽呀,媽媽要是在身邊該多好啊,可媽媽年紀大了,身體又不好,根本經不起長途跋涉。此時,她多羨慕在國內生孩子的女人啊,有父母、親人在身邊,能避免許多因無知給自己和孩子帶來的不良後果。也能得到親人的安慰和產後的照顧。
旁邊床位住的是本地的白人產婦,經常有她的家人和朋友手捧鮮花和補養品來探望,房間裡時常笑聲不斷。常常吵醒好不容易才打個盹的小慧,她聯想到自己的床前冷冷清清,父母家人都遠在中國;李菲搬遠了,必須開車來,醫院的停車費很貴;劉蘇快生了;南克回國了;荊明白天黑夜的倒班;李美夫婦學習很忙;其他住在她家附近的朋友,都選擇等她出院後去家裡看她,這樣,可以節省五元交通費。她十分理解她的這些生活拮据、又為生存疲於奔波的移民朋友們,可是,卻無法擺脫心中的無比淒涼。
出院前,醫生要給孩子做最後的一次檢查。小慧怕醫生再給孩子打針,弄疼孩子,她執意要陪孩子去檢查,醫生同意了。姚漢推著坐在輪椅上的小慧,寸步不離地跟著醫生,絲毫不敢懈怠地“監視”著醫生的一舉一動。醫生依次給孩子稱體重,量身高,聽心跳,測體溫,並把孩子從頭到腳目測了一遍,然後取下了掛在孩子手上的小吊瓶。沒有了吊瓶的影響,第一次給孩子穿好了衣服,一個健康的小寶貝被送到了她的懷裡。她緊緊地摟著兒子,就像擁有了一個嶄新的世界,自豪而又充滿了希望。
護士還送來了小慧需要的超大衛生巾及兩盒孩子吃的液態奶,足夠孩子吃兩三天的,還有備用的尿不溼。
姚漢高興的對小慧說:“加拿大的醫院真是好,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