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3 / 4)

小說:魯班傳人在美國 作者:兩塊

匠大約出生在晚清時期的1880年,在少年時便已經藝滿出師,年紀輕輕就被圈子內的木匠稱為“大木匠”,在當時,馬木匠是巴蜀木匠派系的扛鼎之人,他不但年紀輕,手藝高,而且品性好,遠近聞名,有口皆碑。

馬木匠年紀輕輕便被人稱為大木匠,僱主們異口同聲說他的手藝出神入化,而一些同行則說他會魯班術,關於他的故事和傳聞很多,但他到底會不會魯班術,這卻只是人們口說相傳,並沒人親眼見到過。

馬木匠的人生經歷充滿了傳奇,他曾經是晚清重臣李鴻章、張之洞的座上客,為張、李兩家祠堂打造過木工,在北洋政府時期,袁世凱、段祺瑞都曾做過他的僱主,後來的大軍閥吳佩孚、閻錫山、馮國璋也曾請他打製過寶座,據說在大上海十里洋場一手遮天的杜月笙、黃金榮都和他拜過把子,川中大軍閥劉文輝劉文彩兄弟更把他奉為高賓,讓他長期為劉家做長工。

有這些經歷,和近代史上那許多的名人有過交情,馬木匠一生完全可以衣食無憂,妻妾子孫滿堂,也不用再四海奔波操勞,但他卻打了一輩子光棍,而且堅持靠手藝吃飯,一把年紀了還依然拎著木匠傢伙事走南闖北,並且特立獨行,從不攀附任何一個強權豪門,與他們的交往,僅僅就是僱傭關係,你出錢僱我上門做木工,我完工收錢走人。

木匠行業有句俗語叫“一個木匠不算木匠”,木匠是需要合夥人或是幫手、打下手的,畢竟很多大工程一個木匠接不下來,另外,很多木匠活也不是一個人能幹得了,比如鋸木頭,一個人可能要鋸上大半天,但兩個人拉大鋸,半個時辰就搞定,再比如造房子立柱上樑,幾百斤重的大木頭,一個人如何扛得動?木匠一定得有人幫襯,或是學徒,或是其他的木匠,大家一起幹。

但馬木匠行走江湖,恁是一個人獨來獨往,為僱主造房子,打製成套傢俱,哪怕再大的工程,比如為軍閥修造大宗祠,他一個人幹還能保質保量完工,甚至比多個木匠一起幹還要快,而且做工更加考究精美。這就是本事,也叫競爭力!

僱主付他一個人的工錢便能幹完兩個人甚至三個人才能做的活,不請他還請誰?為此,馬木匠一年四季從不缺少豪門大僱主,僱主們排隊等著馬木匠上門是常有的事。自然,眼紅的同行也不少,但不遭人嫉是庸才,馬木匠知道自己會得罪人,卻也無可奈何。

馬木匠施工快,不要幫襯,但也有個死規矩,那就是他在僱主家裡幹活施工時,不許僱主家人看。如果被人看了哪怕是有人悄悄藏在一邊偷看,馬木匠也總能輕易知曉,並且還能找出偷窺者當場對質,很多人都說馬木匠背上長了一對眼睛。

馬木匠幹活一旦被僱主家人偷看了,他便會立馬收拾傢伙事走人,不管活計乾沒幹好,幹過的活茬也不收工錢這個規矩他在接活時就會向僱主稟明,絕大多數僱主也都遵照而行,哪怕上述那些權柄滔天的大軍閥、大官紳也得照辦。

話說轉眼到了抗日戰爭時期,馬木匠六十來歲了,此時的神州大地上,同胞受難,民族危亡,狼煙四起,烽火連天。

因為年紀大了,馬木匠決定收徒。而得知馬木匠要收徒弟,遠近跑來拜師的人踏破了他家的門檻,但讓前來拜師者失望的是,馬木匠只收一個徒弟,且要求他品性端正,沒心眼兒,不貪財好名。

千挑萬選,馬木匠終於收了一個弟子,便是大徒弟羅清宴,家境豪富,喜歡木工,為人穩重踏實。但羅清宴出師後,因為日軍侵華,他的家族為避難搬去了香港,羅清宴也隨之而去,從此再未回來過。

然後馬木匠又收了二弟子萬筱榮,萬筱榮心靈手巧,一身正氣,他的三個兄長都是****抗日英雄,且都犧牲在了戰場上,後來國民。黨政府在軍隊裡給萬筱榮安排了一個撫卹性的軍職,萬筱榮出師後便去了陪都重慶,後來又隨國民。黨敗退到了臺灣,也再未回來過。

抗戰勝利後,馬木匠又收了三弟子秦紹椿,秦紹椿父母早亡,是個孤兒,沉默寡言,為人正直。馬木匠此時也快七十了,秦紹椿便決定留在師傅身邊為師傅養老送終。

馬木匠一次只收一個徒弟是有原因的,並且若是他的大徒弟出師後離他並不遠,他也不會再收二徒弟,而二徒弟出師後如非到了臺灣,他也一定不會再收三徒弟!

因為馬木匠所學的木匠本事和人的運命造化是有沖剋的,究極於世,天必殛之,老天爺總是會壓制天地間那些出類拔萃的事物,為什麼聰明絕頂的人大多英年早逝,便是天奪其才,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便是這個理兒。

馬木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