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打造出第一艘宇宙飛船。
但是這一切對羅斯來說,並不完美,沒有達到100萬噸以上的運輸能力,宇宙飛船就不算成功。
雖然上千臺奈米機組,提供的動力能夠讓飛船升空,但是這上千臺奈米發動機,必須在微秒時間同步執行才行,一旦有一點問題,飛船的動力將會出現大問題。
宇宙飛船最好的動力,是核聚發動機和反物質發動機。
這兩種動力系統,提供的強大動力,足夠讓飛船起飛重量達到千萬噸的級別。而它超強的動力,可以讓飛船的速度在太空中,達到每分鐘一萬到幾十萬公里的速度。
一旦擁有核聚發動機和反物質發動機,宇宙飛船飛往月球,也就十幾分鐘的事,而且超級動力,能夠讓飛船一次運送上百萬甚至上千萬人,或者上千萬臺智慧機器人。
如果利用電弧反應堆做動力,帶來的能源消耗也很可怕,只有利用海水為能源的核聚變,才是最好的選擇,人類可以在飛船上裝幾十萬噸水,一邊當能源,一邊供人類用,經濟而又廉價。
一旦登陸月球,月球上面的氦3元素,更是源源不絕的核聚變能源,月球上的氦3達到100萬噸,100噸氦3,就能提供全世界一年的能源需求。
登陸月球,將讓人類解決1萬年的能源需求,即使人類發展再快,人口數量再怎麼提高,月球上面的能源也不會消耗光。除了氦3能源,月球上面的鐵礦總量也非常的可怕,它們也是最好的能源。
原子反應爐壓縮鋼材帶來效能和質量提高,對鐵礦的消耗也很驚人。
300倍的硬度的鋼材,就得消耗300倍的普通鋼材。
全球的鐵礦石已經因為宇塔公司磁力壓縮提高了好幾倍的價格。
全球的鐵礦已經從最開始的賣不出去,到現在的提價。這一切是因為供求的問題,帶來的價格提高。
如果地球上所有的機械全都用上300倍的超級金屬材料,帶來的鐵礦消耗,將會把地球消耗得乾乾淨淨,如果開發月球上面的鐵礦,一切不是問題。(未完待續。)
第【361】章 原子反應爐,原子壓縮技術
宇塔公司的海底開發計劃,是羅斯最成功的一筆投資計劃,不但鈀元素帶來源源不絕的能源,夠華夏免費使用100年。各種金礦、銀礦、鑽石礦帶來的經濟價值,高達數十萬億美元。
除此之外,10萬塊外星隕石中,發現了地球沒有的十幾種元素和物質,讓人類發現了‘超磁粒子’,並掌握了這種粒子,能夠搞出‘原子反應爐’與雛形的反重力科技。
這僅僅只是開始,海底之中的外星隕石,總儲量達到4萬噸以上,它是地球56億年來,積累下來的天外財富。
如果把整個海底所有的外星隕石全挖出來,全都分析和破譯,人類能夠發現多少未知的元素,未知的物質,還能發展出多少可怕的科技,人類的物理學、量子學……等等高科技將會不停的突破。
海底是人類最大的寶庫,它的存在不光是經濟方面的價值,對它的研究,帶來的科技發展,才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
羅斯的興趣已經被點燃了,意外的發現‘超磁粒子’,讓羅斯整個人都亢奮了起來,連鈀元素的吸引力對羅斯都減弱了很多,海外的隕石已經成為羅斯最感興趣的東西。
為了尋遍海底所有的外星隕石,羅斯重新讓宇塔公司再生產出了50萬個智慧機器人,這些智慧機器人投入海底之後,惟一的任務,就是蒐羅海底各種外星隕石。
羅斯想透過研究這些外星隕石,讓人類的科技實現全面突破。
超磁粒子已經可以從強子對撞機中產生。原子實驗室除了製造‘上帝粒子’之外,又多了一項任務,可以製造‘超磁粒子’。
羅斯迫不及待的想利用超磁粒子搞出原子反應爐。實現原子壓縮科技。
放下手頭的一切工作,羅斯開始聯合科學家們,研製‘原子反應爐’。
為了搞出‘原子反應爐’,宇塔公司投入了20億美金的巨資,先利用超磁粒子,搞出一套超級電磁牆,新的電磁裝置已經達到了極限。產生的氣壓達50萬個大氣壓。
一噸又一噸的鋼材,被液化之後,加入了各種碳奈米管。再被送入超級電磁裝置的真空罩中,最後化成紙一樣薄的壓縮鋼材生產了出來。
這種超級奈米材料,擁有普通鋼鐵50倍的硬度,而重量卻只有普通鐵鋼的5分之一。因為奈米材料改變了原子間隔。減輕了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