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同盟當中的oracle這個躲在後面的陰險傢伙,有兩條戰線,即硬體方面的nc和軟體方面的資料庫。
今年隨著暑假來臨的,除了慣常的好萊塢大片之外,還有熱度非同一般的pc促銷活動。其矛頭直指nc,誓要將對方逼到“電子垃圾”的角落裡。
資料庫方面的戰爭,只靠“價效比”還不夠。
蓋因,資料庫的生態鏈上大致分成了幾個層次。
最下面的就是諸如ebase、oracle、sybase、db2這樣的資料庫,或者稱之為資料庫管理系統,屬於應用架構上的“後端”。
緊挨著的上面一層,就是像c/c++、pascal、basic之類的各種程式語言關係型資料庫管理系統雖然有sql這樣的標準配置語言,但其操作的目標,主要是針對資料庫裡的各種物件,在功能上肯定沒法和能夠控制更多計算機資源的程式語言相比。
而支援這些程式語言的開發工具,相對位於“後端”的資料庫,就是“前端”了,並且還有一個時髦的名稱視覺化快速應用開發。
哲儒軟體的zerone_development_workshop、微軟的microsoft_visual_studio等等,都是現階段流行的視覺化快速應用開發工具。
而那些從大型機平臺發展起來的資料庫廠商,往往並不具備此類視覺化快速應用開發工具頂多就是提供一種報表工具,以表格的形式,展示sql查詢而來的資料。
就拿sybase來講,為了補上這塊短板,便收購了一種視覺化快速應用開發工具,稍加包裝後,推出了powerbuilder。
oracle在視覺化快速應用開發工具方面,目前同樣存在著短板問題。
資料庫生態鏈最上面的一層,當屬透過軟體圖形化介面直接和操作人員互動的財務電算化、進銷存、人力資源管理等等的資料管理系統。
至於提供此類具體資訊化解決方案的公司,那就不計其數了,像從哲儒單飛出去的仁科軟體,以及源於德國的sap等,便是久負盛名者。
顯而易見,這些公司支援何種資料庫,對ebase、oracle、sybase、db2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