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下這句話我不能認為不對,但也不能苟同,讀書若不能經國濟世,讀其何用?經世致用,務實為上,正其宜以某其利,明其道而計其功實為上策。”李青雲見眼前男子手中拿了一本書,以為又是一名書呆子,沉聲說道:“以學而學不以用而學,則淪為酸腐,古往今來,仁人志士,聖賢大能者多以國家天下為己任,若學不以濟世,學則何用?難不成就是在這天陽樓上吟詩賦對?”
李青雲的這句話不可謂不重,言外之意很明顯,你們只知道吟詩賦對,打屁聊天,喝酒賞月,這種學而不用的人,怎能說自己是書生?
譚耀華聽後,眉頭一蹙,沒想到李青雲竟然能夠如此巧舌如簧,繼續說道:“閣下之話,乃功力主義之體現,在下不敢認同,有用學之,無用棄之,難道非要如此人生才有樂趣?讀書雖可經世致用,但如果純以利益去看待書本上的知識,可謂是對書本知識的無盡褻瀆。”
李青雲沉思半晌,知道遇上了對手,眼前之人的才學絕對非藤子山那種人可比,不由的也起了爭強好勝的心,當下說道:“傾城王朝百家爭鳴,後世英傑均以懷天下為治國安邦而奔走,所著之書皆為抒發己見,為江山社稷著想。而在場之人雖讀聖賢之書,但卻不通聖賢之意,以清高名士自居,實為荒誕無稽,閱人名言,不為家國奮進,實為侮辱聖賢之名,空有滿腹經綸,徒有何用?只能虛耗青春,浪費錢糧。”
最後這句話李青雲特意加重了語氣,聽的在場之人面色通紅,但又不知道怎麼去反駁,只能將目光看向譚耀華。
譚耀華被李青雲這席話氣的渾身一顫,氣憤道:“你口口聲聲說我們這些讀書人不好,那麼你呢?你又有什麼資格說我們書生無用?你說古代的智者賢人優秀?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難道那些智者賢人不是書生中的一員?你說我們這些書生不是經世致用,在浪費糧食,那你自己又怎樣?”
李青雲暗自竊笑,知道譚耀華已經亂了陣腳,笑道:“我對讀書人並沒有不敬之意,只是氣憤那些侍才凌人的書生,他們恍如高人一等,其實都是一些沽名釣譽,華而不實,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讀書人。”
“好一句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從始至終,你就以一種高傲的姿態在此大放厥詞,開口先賢,閉口先賢,不知道誰目中無人,自命清高,華而不實,你根本沒有資格說百無一用是書生,任何人都不能這麼說,這些話非君子所為,言盡於此,多說無益。”譚耀華一甩長袖,向著天陽樓的三層走去。
李青雲故意長嘆一聲,對著譚耀華的背影說道:“我是小人,並非君子,兄弟一路走好。”
譚耀華前腳剛上樓梯,就被李青雲氣的差點從樓梯上栽下來,急忙穩住身子才沒有鬧出笑話。
第42章 千古絕對【中】
譚耀華上了二樓後,章丘名也跟了上去,在場之人和譚耀華交好的人現在看李青雲的眼光都有些不善,特別是剛才拍譚耀華拍馬屁的那幾人,恨不得將李青雲生吞活剝了。這主說話也太沒譜了,好歹給書痴留點面子吧?
有對李青雲不爽的,但也有對李青雲佩服的,能將江寧府有名的書痴在大庭廣眾之下辯駁的無以言對,拂袖而走,這絕對是一件大事記啊!而始作俑者李青雲到現在還不知道被他氣走的人就是有名的書痴。
估計要不了多長時間,這件事就會被傳到大街小巷,而李青雲之名,已經如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一般,註定要照耀在傾城王朝的夜空。
“李兄高才。”蔣胤祥豎起大拇指,剛才李青雲的一番話旁徵博引,說的滴水不漏,蔣胤祥自認為如果遇到這種事情也能巧言相辯,但絕對不會像李青雲這樣遊刃有餘。這傢伙的話好像就在嘴邊放著,簡直拿起嘴來就能說。
“什麼高才不高才,蔣兄這是在變著法的罵我吧?”李青雲打趣道。此刻的李青雲心中極為舒坦,在言語上不吃虧向來是他的準則。
“不知道那副千古第一聯在哪層?”李青雲轉移話題問道。雖然心中很爽,但並沒有忘記此行的目的。
蔣胤祥對此也不是很熟悉,牛三在旁邊輕聲道:“少爺,在三層掛著。”
李青雲點點頭,和蔣胤祥相視一眼,向著三層走去。在場之人聽到李青雲竟然詢問對聯在哪層,一個個都目露疑惑,難不成李家少爺真的想將那副對聯對上?如果說剛才他們還不相信,但此刻經過和書痴譚耀華的一番辯論,李青雲的才氣在他們心中直線上升。
雖然李家公子嘴上缺德,但如果心裡沒貨,也不敢如此大放厥詞吧?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