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孃家王家和孫家剛剛助皇上打跨逆王成功繼位,加上他們權勢滔天,一時動不了,也不願意讓人覺得他卸磨殺驢。
皇上覺得對不起袁家,對不起元后,連袁家這麼點血脈都沒保住。他鐵了心要把皇位傳給與袁家有關的人,覺得這樣將來才有臉去見元后,才對得起為大順朝立下汗馬功勞又被自己所累的袁大將軍。
三年後,皇上在一次微服私訪時看上了一個明眸齒的民女單靈靈,不僅當夜寵幸了她,還將她帶進皇宮。可新鮮了幾日後,又覺得單靈靈其實也沒有那麼好,木訥又無學識,只封了個才女,便摒之腦後。
其實,這個單靈靈是元后親哥哥的女兒,袁大人的親孫女袁林,“死”在行刑前的夜裡。還是太子的皇上派心腹楚廣徹等人把她救出,送到千里之外……那時,皇上只想留下一點袁家的血脈,他知道男孩是無論如何留不下的,便救了當時才十二歲的袁林。
若是先太子好好地活下來,順利地繼承皇位,皇上和袁林不會有任何交集。可先太子死了,袁家也只剩下袁林這一條血脈。於是等到已改名為單靈靈的袁林長至十五歲,又被帶回京郊,恰巧被皇上看到……
單靈靈命好,幾次恩寵就懷了孕,生下九皇子。
母憑子貴,皇上封了單才人為婕妤,還給九皇子取名為李澤平。這一對母子就是一個隱形的存在,皇上根本不待見他們。只在九皇子六歲的時候,指了七歲的楚令宣去給他當伴讀。
九皇子母子過著平平靜靜的日子,儘量減少自己的存在感,也從來不去跟二、三、四、五、七、八皇子、十皇子起衝突(六皇子已死)。
那時,皇上最中意的就是孫貴妃所出的三皇子,覺得他聰慧寬和,孫貴妃也頗得皇上寵愛,所以遲遲不立王皇后生的二皇子為太子。
在二皇子滿了十五歲後,許多朝臣都上書,二皇子出生中宮,又德才兼備,理應冊封太子,可皇上都找各種藉口託著。這讓王皇后和二皇子,以及國丈王侯爺非常忌恨孫貴妃母子,他們之間的明爭暗鬥從來就沒斷過。
二皇子和三皇子鬥得難分難解,甚至二皇子還被三皇子和四皇子害得受了重傷。而傷好之後的二皇子突然性情大變,沒並有馬上對付三皇子,卻和王皇后、馬淑妃做局,讓當了寡婦又從小愛慕楚廣徹的榮昭公主和正仕途暢達的楚廣徹出了醜事。
楚廣徹是皇上暗中給九皇子培養的人,皇上雖然寵愛長女榮昭公主,但也不會讓她阻了九皇子的路,斷了楚廣徹的前程。正猶豫著該怎樣把這事壓下去的時候,九皇子又遭了意外,殘廢了是不能繼承大統的……
第三百一十五章 該不該原諒
九皇子受傷後,皇上氣得發瘋,雖然猜到是二皇子做的手腳,但也沒動他。不僅是顧及王家,還是想搞平衡,讓二皇子和三皇子繼續爭,王家和孫家繼續鬥。只有這樣,他才能有足夠的時間緩衝,救治九皇子的同時,再讓單婕妤生個兒子,或是九皇子生個兒子,繼續培養楚家的勢力……
若老天實在不讓他的心願實現,他只能扶持七皇子。那兩個女人害死了他最心愛的兒子,他是不會把皇位傳給她們兒子的。皇上考慮了兩天,奪了楚廣徹的御林軍統領的職位,封了個虛銜柱國將軍,讓他尚了榮昭。給人的感覺是楚廣徹徹底遠離權力中心了,其實他暗中還是在為皇上辦事,皇上又開始扶持遠在邊關的楚廣開。
為了不讓單婕妤被害,還讓她帶發去京郊的皇恩寺出家,說是為九皇子祈福……
這些只有話本里才有的情節,他父親耗費了十一年的光陰去演繹,不知還會再演多少年。又想到已經快康復的九皇子,父親的苦應該快到頭了吧?
想到這些,楚令宣的眼圈也紅了。說道,“想到我爹,我覺得我非常幸運。我邂逅了最愛的女人,又如願以償地娶了你,以後還會跟你在鄉下過平靜的日子。”說完,拉著陳阿福的手在嘴上親了親。
陳阿福幽幽說道,“公爹和婆婆年青的時候,何償不是這樣,相遇,相愛,成親。還生了兩個兒女,一起渡過了十五年的平靜日子。只是後來,公爹要當忠臣,他委屈了自己,也委屈了他的妻子和兒女。”
楚令宣繼續吻著陳阿福的手,說道,“快了,等二皇子一黨倒了,我爹就能把我娘接回來了。”
陳阿福搖頭說道,“雖然我知道公爹是身不由己,也很同情他。但若我是婆婆,我不會毫無芥蒂地回來跟他過日子。他是個好臣子,卻不是個好丈夫。他的做法可以理解,但不能原諒。若我是婆婆,我寧願在影雪庵裡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