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成為了先知先覺,不畏強權敢言的英雄人物了,他們幾個心頭都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這個冷市長必將會青雲直上呀,他們似乎已經可以預見到這一天的到來,自己的堅持真是值得。
而徐世才則傻傻地坐在辦公室裡,心裡想著:我的老天爺呀,可不帶這樣玩人的!那一刻,他真有撞牆而死的衝動。
( )
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巡
蘇聯解體後,國內否定改革開放的聲音主要來自民間,主要是改革出現了新的問題新的矛盾,更多的是關係到民生的問題,牽涉到利益格局的調整。(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文學網)房改,醫改,教改,再加上國企改革,引起大量下崗職工,目前生活困難,這些問題匯合在一起,再看到有的人暴富,貧富差距加劇,心理不平衡。
還在省委黨校學習的冷雲翳面對當時出現的新的社會矛盾和問題,在冷冰寒的“慫恿”下,連續寫四篇文章力推改革。開篇就是《做改革開放的“帶頭羊”》,提出“1991年是改革年”。第二篇文章《改革開放要有新思路》,指出90年代改革的新思路在於發展市場經濟。第三篇文章《擴大開放的意識要更強些》,文章指出改革開放要敢於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第四篇文章《改革開放需要大批德才兼備的幹部》,強調改革開放需要大批勇於思考、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闖將。
冷雲翳藉著之前的名氣,這四篇文章剛一在《四川日報》上發表就頓時引起了所有人的關注,迅速在黨內外、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甚至全國不少省市自治區駐成都辦事處人員都接到當地領導人電話,要求收集“全部文章”,以便他們學習參考。有的還派出專人到成都來摸底,調查“發表背景”,更希望能和冷雲翳進行交流溝通。
當然,也有一些人,甚至是不少主流報紙都開始公開發起對冷雲翳的猛烈的批判,認為他是在此風雲變幻之際譁眾取寵,在散佈反動的言論。就連王培元和宋祖雲他們也頗有些不解,冷雲翳當初不是反對嗎,現在怎麼又大力贊同啦?他怎麼就不能見好就收呢?
黨內思想意識流的激烈交鋒,引起廣大民眾心裡很不安:是不是要重新回到階級鬥爭的年月去了?而省裡對於冷雲翳的安排就更有些摸不準脈搏了,不知道最終中央最終那一種思路會佔據上風,怕會搞錯了風向,暫時也只能把他先擱到黨校裡。於是,別人的黨校學習最多也就三個月,這一期的黨校學習班,則足足用時了大半年。
雖然離西昌遠了,不過離冷冰寒卻是近了。休息的時候大多都來王培元家裡,和他們一起度過,不是和王培元一起討論討論實事政要,就是帶著冷冰寒,或者說是冷冰寒帶著他到處走走看看,也算是彌補了一下父親應盡的親情和責任。
1992年1月17日。中國農曆是辛未羊年臘月十三。
北京,從景山後街不太寬敞的衚衕裡,一溜有警車開道的車隊馳出,經過**,馳過北京飯店,馳過王府井,在警察的注目禮中,一路綠燈,馳進北京站。
北京火車站。中國第一站。這裡是連通中國各省會的重要樞紐。也是臘月里人頭攢動,攘攘熙熙最忙碌的火車站。而東側的一個月臺上,稍顯冷清,一列綠皮車已停在軌道上,警車開道,兩輛中巴和幾輛小車緩緩馳近,依次停下。
中央首長協同夫人、子女和兒媳、孫子、孫女及隨行工作人員十餘人,踏進了專列。
已經年近九旬的首長穿著厚厚的大衣,圍著一條灰色的圍脖,和送行的人拉了拉手,在子女的攙扶下也踏進了專列。列車悄無聲息地滑出了站臺。這是一趟沒有編排車次的專列,除了中辦和鐵道部部長,沒人知道開往哪裡。
專列實際上是一個流動的總統套房。臥室、衛生間、會客室、會議室、活動室、餐廳警衛室、隨從室、行李倉一應俱全,鐵道部統稱為綠皮車。這種專列外觀和普通旅客列車一樣,只是綠皮車上沒有出廠車牌和出廠日期,也沒有始發站和終點站的站牌。其時速在120公里以下,燃料使用的是負30號柴油,這種柴油一般是空軍戰鬥機所使用的,好處是在零下30c不會凍結。
這就是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終止了黨內波濤洶湧的激烈碰撞,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嶄新篇章的首長南巡。不過和歷史上武漢、深圳、珠海、珠江三角洲、廣州、上海的南巡路線有所不同,由於冷冰寒的出現,發生了一點點變化,思想交鋒的核心地點變成了成都,因此d公把南巡的首站放在了四川成都。歷史已經發生了偏轉,自己的到來就如同蝴蝶效應,改變了華夏乃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