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他只當這些大齊百姓為牲畜,是一群綿羊,想搶就搶,想殺就殺。
直到此刻,才發現這些綿羊居然也長著獠牙。
這些人撲上來,不但拳打腳踢,甚至還有人用牙齒撕咬。
似乎不這樣,不能完全發洩心中的痛恨。
小頭目的鼻子掉了,右耳朵沒了……
眼珠也被扣爆。
終於,不再翻滾躲閃。
聽到身邊傳來一陣陣淒厲的慘呼,江龍深吸了一口氣。
他當然不會心軟。
上戰場,就要死人。
不是敵人死,就是自己死。
樊仁這時拔出腰間寶劍,輕輕擦拭劍身上的血跡。
沒來由的,江龍想起兩句詩來。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
是朱元璋作於鄱陽湖大戰後,朱元璋以少勝多擊敗陳友諒百萬大軍。
第二天私訪至一寺院,主持看其煞氣很重,便想解其煞氣,打問其姓名。朱元璋在寺院牆壁上賦詩一首,大笑而去。
此時的朱元璋打敗陳友諒後,已經有掃平宇內,一覽天下的志向,詩句之中時刻透露出王者之氣。
後兩句是老僧不識英雄漢,只管嘵嘵問姓名。
此時的江龍,想及此詩,也是豪氣頓生。
當然,與當時的朱元璋是沒辦法比的。
朱元璋作此詩時,已經是打敗了陳友諒,有了自己的根據地。
有雄心,也有野心!
放眼天下,染指江山。
第 312 章 承受能力
此時的江龍,連自己的地盤都沒有。
靈通縣令一職,也是朝廷任命的。
皇上不高興,讓你離開,江龍根本不能反抗。
景府的勢力隱在暗處。
嚴格來說,戰場並沒有打掃完,因為軍士們只是把異族人的屍體拖到一起堆放了起來。
還有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砍下頭顱。
每一個異族軍士的腦袋,都能換一兩銀子。
當然,只是這樣說。
軍中律法是這樣名文規定的
真的拿到軍營去兌換,上邊肯定要苛扣,能拿五百文到手已經不錯了。
小院中,那幾個活著的異族軍士被暴打而死,也被拖出來。
“把他們的皮衣扒下來。”
江龍指點著,“送給村莊裡的百姓吧。”
這個小村莊人數不多,即便是每天只吃一頓飯,也不過剛好能挺過整個寒冬罷了。
身上的衣衫補丁疊加著補丁。
而且非常的單薄。
如果氣溫太低,下暴雪,是會凍死人的。
雖然自秋天起他們就開始收集乾枯的野草備下過冬,但草莖這個東西實在是不經燒。
一大捆,不一會就燒完了。
還是多加幾層厚實的衣服管用些。
村莊裡的百姓們聞言,都是驚喜異常。
他們知道,難得碰到了好官。
全都跪在地上,千恩萬謝。
臉上與雙眼之中,流露的是真實的情感。
發生戰鬥,將敵人打敗,繳獲的物品,自然是屬於己方軍人的戰利品。
應該由軍士們平分,又或者誰殺的敵人那麼敵人的物品,就歸誰。
拿來分給老百姓?
這種事情只有很少一部分將領會做。
再何況,江龍還救了他們的命,並且替死去的百姓報了仇。
江龍派遣手下去剝死人皮衣,很多軍士都是感到噁心,恐懼,心裡非常的不舒服。
大多數人都別過腦袋,臉色蒼白。
江龍只是冷眼看著,沒有多說什麼。
戰場上,搜身剝死人衣服,這是很正常的事情,這些軍士必須適應。
換作是邊軍,早就高興的嗷嗷撲上去了。
江龍曾和邊軍打過數次交道,非常的清楚。
搜身得的銀兩,敵人的武器盔甲,還有毛衣,這些都能拿來換錢。
這些東西即便是前路遙遠,邊軍也會背在身上,捨不得扔掉。
小半個時辰過後,江龍把軍士扒下的皮衣,公平的分給每一家每一戶。
並且告誡,自己以後還會回來,到時若發現誰敢搶鄉鄰的物品,那他手中的長槍絕不留情。
對上江龍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