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實也是符合舊例。
比如哪個皇帝打下了江山,開創了偉業,那麼他自然是上天庇護,乃是真龍天子,功績也是最大。
其次才是那些在戰場上拼殺的武將。
但真正拼命的,出大力的,真的是皇帝麼?
再有,在哪個皇帝在位時期,一些文臣編寫出了辭典,整理好了一些豐厚的文化資料,也是會把最大的功勞加在皇帝的身上,其作者,也依然是要排在第二位。
除此之外,比如有什麼發明等等,同樣先提皇帝,接下來才是發明者。
龐成安只是在一開始,寫了一次江龍的名字。
都尉姜奇得到訊息,同樣不敢置信,覺得有些個不真實。
回過神來後,派人去靈通縣道喜。
他是真心替江龍高興。
還有兵曹主事杜威,以及與江龍合作剿過匪的遊擊將軍們得信後,也是立即派人賀喜。
常謙不用出門,只是站在三樓的窗前,就能聽到大街上那些百姓們,一遍又一遍的讚揚著江龍。
這讓他非常的氣悶。
恨不得衝下去,堵住那些百姓的嘴。
但他不敢。
一是這樣做會惹眾怒,要知道眾怒難犯。
二來,就是他身邊已經沒有了半個護衛隨從,衝下樓,他怕被憤怒的百姓們圍住給活活打死。
有身份的人,身邊要有狗腿子,打手,才能囂張的起來,橫行霸道。
而那些狗腿子小人,也得倚仗著有身份的人才能夠狐假虎威,仗勢凌人。
身邊沒了爪牙,常謙也就變成了沒牙的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