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4 / 4)

現在正在深入烏恆腹地,就算會勝利,也定是慘勝,三年以內。恐怕也沒有這個實力分兵南下。”

“是啊”諸葛亮感慨道:“三年時間也許夠用了,可是亮這幾日心中正為改革一事而煩憂。大漢的軍制政策利弊相差太大了,非常不利於修養生息,亮苦思良久,也不得一法。”

羅靈風一聽,也明白了諸葛亮心中的擔憂。

東漢王朝在統治上沿用了許多西漢的方針與政策,而且在一些方面做了調整與改革,使之更加適於當時的社會狀況。在東漢前期,政權進一步加強了與地方勢力的融和,使國家趨於穩定,在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等方面都超過了西漢的水平。公元105年,蔡倫在前人的基礎上改造了紙張的製造技術,使我國的文字記錄方式脫離了使用竹簡的時代,同時造紙術也作為我們熟悉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而流傳至今。東漢王朝對後世的另外一項貢獻走製陶業的發展,它使中國徹底脫離了青銅時代的材料束縛,把一些以前為豪門貴族專有的用品帶入了尋常百姓家。

不過,綜合起來看,西漢的科技進步無論是其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明顯佔優勢;從哲學上看,東漢王充的《論衡》是一大傑出成就,西漢時期主要從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確立了儒學在國家政權中的統治地位,從正統的儒述來講,在當時是具有其先進性的,但東漢時期的儒學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畿緯之學風行,也就是宣揚天命皇權的思想,把陰陽五行同儒家倫理附會在一起,讓儒學帶上了濃厚的神秘色彩,這為以後東漢時期豪強地方起兵割據稱雄作了思想工具的準備。從哲學史角度來講,就並非好事,至少它這種畿緯之學搞亂了人們的思想、禁錮了人民的思維,從發展的意義上講應該視為一種倒退;另外,就在西漢末東漢初,佛教傳入中國,東漢時候道教開始形成。對後世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這種彩響顯而易見是屬於負面的,因此,從文化上講,東漢有進步,但總體上卻屬於倒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