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1 / 4)

小說:紅色國際特工 作者:宮本寶藏

楊奠坤開口說:“明天,我得趕快去見我們的領導人。他叫伊萬諾夫,是總參情報部的一名少將,現在蘇聯駐天津領事館坐鎮指揮。”

張逸仙說道:“莫斯科情報學校的中國學員真不少,也不知是不是都歸他領導。”

“不會的,”楊奠坤分析道,“總參情報部遠東指揮部設在上海,估計至少有二三個‘格柏烏’的情報軍官在那裡指揮。學員們遍佈關裡關外,基本上自成系統,各自為戰。”

“那我們這一組的任務是什麼?”張逸仙問。

“見了伊萬諾夫就知道了。”楊奠坤微笑著說。

第二天,楊奠坤獨自一人來到德租界中三街西側的一家德國書店,見到了伊萬諾夫。

伊萬諾夫微笑著示意楊奠坤到裡面的書架前,然後小聲對他說:“你們的工作要馬上開始。從情報組織的序列上講,你們屬於滿洲第二情報組,總部設在天津,你當組長,古斯達夫擔任副組長。今後的任務是吸收新同志,調查日軍的軍事動向,迅速在天津至奉天一線建立情報點。”

楊奠坤點點頭。“工作可以馬上展開,可是我們的經費已經光了,可否……”

“經費不成問題,”伊萬諾夫從西服的口袋裡掏出個牛皮紙信封遞給他,“這裡有1000美金,等工作開展後,再視情況增補。”

楊奠坤迅速將美元揣進西服口袋,“那麼,我如何跟您聯絡呢?”

伊萬諾夫掰著手指頭說:“每月的11、21兩日上午我們見面。下次的會面地點是在法租界24號路利生貿易公司對面的餐廳。”

楊奠坤回到住處,立即向張逸仙傳達了伊萬諾夫的指示。

說幹就幹。楊奠坤、張逸仙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便建起了點線密佈的情報點,具體是:

裴志亭:安東

季書元:張家口

閆荊撲:營口

馮子彬:天津留守

黃一民:錦州

安非德(費得爾):奉天

張之倫:哈爾濱

楊省三:大 連

注:安非德不久自動脫離組織,工作由費得爾接替。

由於第二情報組工作量大,人員來往頻繁,楊奠坤和張逸仙換了一個工作地點,搬到了法租界知仁裡的一幢樓房上。楊奠坤為便於工作,以“大北廣告公司”業務員的身份來往於華北、東北各大城市,發展組織,下達命令。而張逸仙早年在家鄉濰縣當過東明中學的校長。便以私塾先生的身份來往於各情報點之間。同時,楊奠坤又將張逸仙的妻子張琴玲從呼蘭調到天津,以家庭的形式掩護情報機關。不久,張琴玲也參加了情報組織,成為組織中的秘密交通員。

1936年1月5日,遼寧省岫巖縣王家堡子日軍守備隊在四道河村進行了一次大逮捕,奉天情報點的一名聯絡員在回家的途中被誤抓。結果他供出奉天情報點的有關情況,奉天的費得爾處在危險之中。楊奠坤感到事態嚴重,決定親赴奉天解救戰友。

楊奠坤一到奉天,就趕到費得爾居住的衚衕附近觀察情況。不料剛一露頭,就被一個日本特務盯上。楊奠坤見附近有一條小河,便向河邊走去。那個日本特務緊緊跟在後面。

楊奠坤見一時無法擺脫,便站在河邊,掏出菸斗點燃,悠閒地吸了幾口。特務跟在後面不知所措,慢慢地向他走來。

楊奠坤也不回頭,彎下腰裝作結鞋帶,從兩腿間窺見特務靠上來,就站起身,裝作無事的樣子。趁特務沒防備,楊奠坤猛一用力,將特務摔倒入河中,撒腿就跑。他對奉天的街道十分熟悉,見衚衕就轉彎,七轉八彎到了大街上,上了一輛人力車,直奔火車站,乘上火車走了。

雖然這次奉天之行有驚無險,但楊奠坤意識到那個情報點不能用了,便派劉士桓到奉天再造情報點。

這時,哈爾濱的張之倫派女交通員陳琦來天津,交給楊奠坤一份情報。楊奠坤發現是日軍碇泊場司令部沿江駐軍的地圖和一份有關馬家溝日軍機場新轉場的十幾架戰鬥機的情報,感到非常有價值,對張之倫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然後,交給陳琦150元金票(日元)讓她帶回去作活動經費。

1月11日,又是楊奠坤和伊萬諾夫接頭的日子。楊奠坤把陳琦送來的情報交給他後,兩人便來到英租界的一個小公園散步。

伊萬諾夫感慨地說:“瓦爾德爾,記得那是1934年的春天,我在哈爾濱秋林公司門口將一個裝有經費和藥品的箱子,交給一箇中國女學生。我一直弄不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