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部分(2 / 4)

小說:崇禎七年 作者:千頃寒

,攤開手一看,嚇得他差點兒一屁股坐地上。

手裡哪有什麼銀子?分明就是一塊兒雞骨頭!

緩了緩神之後,他又去積水潭邊兒上走了一圈兒,結果什麼人家都沒有。

後來又是打聽,城東哪裡有什麼遊家,前一陣子倒是出了個稀罕事兒——城門邊兒上不遠處一處小樹林裡頭,發現了一具死屍,當時發現的時候,竟然有一堆黃皮子正圍著啃那死人肉。

訊息報上去,五城兵馬司的兵丁們很是進去殺了一通,據說打了不少黃皮子出來。

張飽實聽了這個訊息之後,嚇得足有好幾個月神情恍惚。

到了這份兒上,他要是還猜不出那天晚上那些‘人’是什麼玩意兒來,那陣就白活了。

張飽實事後想想,也是十分奇怪,他素日裡乃是一個很小心謹慎的人,雖說貪財卻不會見錢眼開到那等程度,而且主要是心細,許多事兒都能觀察到,但是偏偏那天,諸多破綻他是一個都沒瞧見。

旁邊老夥計顯然也是想到了八年前那一茬兒,趕緊低聲問道:“咋?”

張飽實做了個讓他安心的手勢,迎了上去。

前頭打燈籠的那兩個家丁湊過去低聲跟他說了幾句,張飽實悚然一驚,趕緊跪地磕頭,饒是他見過了世面,這會兒也不由吶吶的說不出話來。

老天爺啊!這可是吏部天官老爺!他這輩子還是頭一次見到這麼大的官兒呢。

謝升的家丁倒是有些客氣,把他們扶起來,這才過了去。

這得益於謝升日常的教導,謝升本身是個頗為低調的人,屬於悶聲發大財的那種。也是如此約束手下人,若是發現手下人打著自己的名號在外面招搖撞騙,橫行霸道,那定然是要嚴懲不貸的。

這會兒的積水潭,還是很偏僻的,周圍很是荒涼,基本上一直到城牆,都沒有什麼人家居住。正是冬季,若是早些時候來,一眼望去,寒冰衰草,一片枯黃中伴著潔白,趁著西邊兒的落日,就顯得格外荒涼。

甚至在積水潭的東岸還能看到殘存的稻田,想來時節對的時候,還有人在這裡種稻子。

不過在積水潭旁邊,卻是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地界兒。

冰廠。

在積水潭這塊兒的城牆下方有一水道連線著護城河,這就溝通了城內城外的水系,透過此水道,城外西山、玉泉山的甘泉源源不斷地流入城內。

而在積水潭的東南角,明中葉開鑿的一條名為岔河的河道直直通到什剎海的前海,積水潭水由此流入什剎海,然後有向南經西壓閘入皇城,同時向西北,過銀錠橋倒流入什剎海後海,這便是所謂“銀錠觀山水倒流”之景。

明朝冰廠,說白了就是冬天開採冰塊儲存,然後夏天時候拿出來賣,供給使用。明朝王鏊所修之《正德姑蘇志》上有‘三伏市上賣涼冰’之語,可見最晚在正德朝,就已經有專業冰廠了。

明朝的冰廠有兩種,一種是皇家的,屬於內監管理,專門供給皇家。一種是民間的,則是對外販賣,不拘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有錢就成。

屬於內監的冰廠,由於供給的都是皇室後宮,是以就非常講究,採冰的地點,乃是冬日裡的玉泉山。

玉泉山在北京城西北方向,山勢為西北走向,狀如馬鞍,山不大,也不高,不過是縱深二里許,東西最寬處一里不到米,幾十丈高而已。不過山不在高,靈秀就成,此山奇巖幽洞,小溪潺潺,流泉活水,有風水寶地一說。六峰連綴、逶迤南北,乃是西山東麓之支脈,在山之陽。此地泉水天下聞名,水清而碧,澄潔似玉,故稱為玉泉。正所謂:山下泉流似玉虹,清泠不與眾泉同。泉水自山間石隙噴湧,水卷銀花,宛如玉虹,自明季之前便有“玉泉垂虹”之說,乃是燕京八景之一。

非但是夏日裡用的冰,便是日常皇宮飲用之水,也都是從玉泉山運來。

玉泉之水,甘冽醇厚。人常以水之輕重衡量水質,輕者優,重者劣。歷代古人多以江西廬山谷簾水或長江金山水為第一,以惠山虎跑泉水為第二。實則不然:濟南珍珠泉鬥重一兩二厘;長江金山水一兩三厘;惠山虎跑泉水一兩四厘;平山水重一兩六厘;涼山、白沙、虎邱、碧雲寺諸水重一兩一分,只有玉泉、伊遜兩地之水重一兩,水輕質甘氣美。皇家的冰廠這般講究,民間的就差了許多。這會兒北京城最大的冰廠就在這積水潭邊兒上,好大一片房子,一眼瞧去,怕是幾十間是有的,裡面還有一個極大的院子。現如今雖然是晚上,但這裡卻是十分之熱鬧,院子裡裡外外都是打了不少燈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