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吝勁兒,石進則是沉穩老辣中透著精明,周仲少年心情,飛揚跳脫,周伯則是有些沉穩守舊,不過兄弟二人都是性情中人。王通麼,現在還瞧不出什麼來,不過這廝一路上表現不錯,卻也算是合格了。
五個人,心思不同,卻同在我的麾下!
“天啟二年,後金老奴**哈赤率領五萬大軍渡過三岔河,強攻西平堡。當時西平堡只有三千守軍,卻據堅城以固守,誓死不降。後金強攻,損失慘重,屍與城齊。”董策瞧著眾人,緩緩道:“王渾說的沒錯兒,韃子也是人,受傷也疼,掉了腦袋也得死。但是咱們不得不承認的是,韃子能打!打韃子不是靠著一股子蠻勁兒往上硬衝,而是要練好身手,這樣才能有勝算!”
“所幸,咱們還有準備的時間。”
他重重的舉起了拳頭:“弟兄們,我帶你們去殺韃子!”
“殺韃子!”眾人齊齊一聲低吼。
天地寂寥,一抹斜陽斜掛天邊,給這蒼茫大地分外增添了幾分淒涼。
董策等人的視線中,也終於出現了那映在夕陽下高大的黑色剪影。
安鄉墩坐落於一個大約有十來米高,方圓百米的小丘之上,這座小丘,也是這方圓數里內的一個制高點。
在小丘的頂端,一個高大的邊墩威嚴聳立,墩身高達五丈,整個外形便是一個下粗上細的圓柱體,頂端大約有兩丈方圓,隱隱可以看到上首的望廳房屋及燈柱軍旗。在望廳前頭,還豎著一根兒兩丈來高的旗杆,上面一串兒已經殘破陳舊的紅燈籠在風中飄揚著。
一個邊墩,以墩為主體,周圍再加上一些配套措施,就是一個小型的城堡。
在墩的四周,還有一道長達三十餘丈長的馬圈圍牆,牆外還有壕溝。
這裡,便是安鄉墩了。
邊墩,其實乃是隸屬於烽火臺的範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