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3 / 4)

小說:崇禎七年 作者:千頃寒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時何時?戰亂之時! 二七七 茂德錢莊

嘉靖八年,私販銅錢猖獗,朝廷下令禁止販賣銅錢…導致經營貨幣兌換業務的錢桌、錢鋪等“私相結約,各閉錢市,以致物價翔踴”。萬曆五年,龐尚鵬奏準設立錢鋪,是為錢莊法定之始,以市鎮中殷實戶充任,隨其資金多寡,向官府買進位制錢,以通交易。

開始的時候,許多錢莊並非單純做銀錢兌換,往往兼營其他行業。到了明末,錢莊已成為一種獨立經營的金融組織,不僅經營兌換,還辦放款,供給簽發帖子取款的便利,原來在兩地聯號匯兌的會票,也成為錢莊發行有鈔票性質的信用流通工具。此外,若干小規模的兌錢鋪、錢米鋪等,在農村相當活躍。

山西經濟發達,晉商豪富,不少晉商就是靠著錢莊發家的。而且商業繁榮,商業流通的交往也就非常之繁榮,是以商號銀號錢莊之類的也就格外多些。作為北地的大埠,陽和城中錢莊就有至少十多家。

這茂德錢莊,便是其中最大的一家。

據說茂德錢莊背後的東主是晉商巨賈,也是董策所知的七大家之一的田家,而且裡頭還有大同巡撫的股份在。硬扎的背景,雄厚的財力,使得茂德錢莊成為了晉北信譽最硬挺的票號之一。

錢莊就在棋盤大街北段的中間部位,不過並不是臨著大街,而是在一條小巷子的盡頭。事實上,陽和城大一些的店面,基本上都是集中在這條長數里,寬十數丈的大街兩側。而錢莊之所以選在巷子裡頭,則是為了安全考慮。這巷子只有一個開口,盡頭就是錢莊的大門,如此一來,就算是有人圖謀不軌,也是隻能一條路來回,最是適合甕中捉鱉不過。

錢莊看起來跟別的店面也沒什麼區別,只不過圍牆格外的高,怕不得有三丈多了,大門也很高,卻是很窄,只能容一個人透過來回。而大門是大青磚砌成的,周圍的則是大石砌成的底子。

這一切,自然都是為了防盜。

其實這個年代,防盜的措施還不止這些,晉商其實是很精明的一個群體,也非常的有創造力。他們開辦錢莊,而為了週轉資金,難免就要在各個錢莊之間來回運輸金銀等貴重金屬,就算是不開錢莊的,一個大商隊拉出去販賣貨物的時候,少不得也要隨身攜帶者大筆大筆的金銀。

為了防止強盜土匪,他們便把白銀融了,鑄成三千斤,五千斤重的大銀球,一個足有大甕大小,這玩意兒叫做沒奈何。如此一來,就算是路上被土匪打劫了,那些土匪著急離去,也根本無法攜帶這等重物,只能沒奈何的嘆氣,然後趕緊離去。到時候循著地點找過去,這大銀球就還在。

沒奈何之名,當真是名副其實。

而到了後世,尤其是清朝中晚期,依託著張庫大道,張家口的商埠,晉商更是得到了一個極大的飛躍式發展,其財力還要遠遠超過明朝。那時候的錢莊,只要是大一些的,便都會造兩個沒奈何,就放在錢莊門口,也不派人看管。這等行為,就純屬是彰顯財力了。

這會兒門口還沒有沒奈何,董策眯著眼瞧著那高牆裡頭,心裡想著怕是這錢莊裡頭會有不少。

門口有兩個穿著棉襖的大漢,一臉的兇惡,這會兒見到董策等人過來,臉上卻是露出笑容。只是那凶神惡煞的臉上擠出來的生硬笑容,實在是讓人瞧了彆扭。

一個青衣大漢迎上來,笑道:“貴客,是要存款還是取款,亦或是匯兌?”

他看起來兇惡,講話倒還是有些條理。

董策笑道:“存款。”

那大漢手一引:“請貴客裡面說話。”

進去之後,是一處不大的空間,正對著門的是一處高高的櫃檯,櫃檯上面竟還有上的鐵柵欄。這不由得讓董策想起了後世的銀行,果然金融機構總是有相同之處的。

那掌櫃的正自在櫃檯後面噼裡啪啦的撥著算盤不知道算著什麼,抬頭瞧見董策,衣衫華貴,氣質不凡,也不敢怠慢,急忙招呼道:“貴客是要存款麼?”

董策問道:“我在此地存款,流程如何?若是在異地取款,流程如何?”

那掌櫃笑道:“貴客存五千兩以下,本號要收取一定利息,為每年千五之數。不滿一年按照一年算,有一日,即算是一年。也就是說,若公子存入一千兩,時間為一年又一日,則到時候取出之時,需扣銀十兩。若是存入五千兩以上,一萬兩之下,則不收取任何利息。若是存一萬兩以上,則本號每年反倒給貴客利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