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策走下臺階,一把一把的扔著,很快便是把一袋子銅錢兒給扔光了。他拍拍手向李貴等人笑道:“你們現在日子可不錯,這點兒錢就別跟百姓爭利了。”
李貴等人都是笑嘻嘻的,連稱不敢。
而後董策又讓各家的小孩子上前,挨個兒的給他們發給糖果。小孩兒們都是歡喜得緊,有的直接便拆開紙包吃了,少不得又是被父母一番訓斥。
不過孩子並不多,蓋因這些流民們逃亡的時候,餓極了實在沒得吃的時候,就是互相把孩子換掉吃了。是以能活下來的孩子不多,年歲也都偏大一些。
做完這些,各人散去。
董策交代大丫,讓他告訴老夫人和夫人,說是中午飯且不回來吃了。
他回去拿了拜帖,便是帶著白忠旗並那幾個在府中前院兒過年的家丁,牽著馬一起出了府門。
剛出去,卻是瞧見了耶律斡裡和。
自從上次剿匪之後,董策也有些日子沒見他了,他一直在磐石堡和陽和城之間奔波忙碌,安鄉墩去的也少,而耶律斡裡和卻是一直呆在那裡。
見了董策,耶律斡裡和便是笑嘻嘻的磕頭拜年:“咱嘴笨,也不會說啥吉祥話,俺就盼著老爺您升官兒,一刻不停的升官兒。咱也好跟著沾光,當了大官兒光宗耀祖。”
這哪裡是不會說話的?董策聽了哈哈一笑,點了點他:“你這廝,還說自個兒嘴笨,我瞧著,你心裡明白,嘴上勤快。”
耶律斡裡和摸摸腦袋,笑嘻嘻的跟上。
董策對他的來意心知肚明,想來是兩人有段日子未見,他生怕生分了,便趕緊湊著這個機會過來見個面,說說話。
“走吧,隨我去鎮河堡。”董策揚揚馬鞭。
耶律斡裡和知道自己目的被看穿,倒也不尷尬,反而很是歡喜的上馬跟上了。他臉皮夠厚,也是渾不在意。
一行人策馬揚鞭,很快便是趕到了鎮河堡。
鎮河堡中也是一片喜氣洋洋,大門開著,上面還扎著紅色的布,看上去很是喜慶。守城的兵丁,有的也換上了簇新的胖襖,難得的好精神,高興致,果然是新年新氣象。
守門的總旗都是認得董策的,自然放行。
進了鎮河堡內裡,就更是熱鬧非凡。因為乃是兵備道大人的駐蹕之處,因此鎮河堡按照道理來說,乃是周圍這些軍堡中屯軍最多的處所。只是其中情狀,卻又有些不同。冀北兵備道的駐蹕之處,本來是得勝堡。得勝堡是整個冀北分巡道地理位置最為要害的一座城池,堡週三裡四分,高三丈八尺。北東路參將便是駐紮於此,麾下有官兵兩千九百六十員名,馬騾一千一百九十一匹頭。得勝堡兵力雄厚,地勢也是極為的險要,外接鎮羌,內聯弘賜,擊柝相聞,烽火一傳,兩堡依附,矢鏃可及,歷史上曾經多次被圍攻,也是安然無恙。
可惜就是這‘歷史上多次被圍困’使得它失去了駐蹕之所的位置——得勝堡東至邊牆三里,北至邊牆三里,距離邊牆實在是太近了些,而文官老爺們可不比你這們這些大頭兵,金貴的身子,深入敵境這般,萬一出了差池怎麼辦?
於是冀北分巡道的駐蹕之所之後就遷到了鎮河堡——這兒夠安全的,東至鎮魯二十里,北至拒牆四十里,南至雲岡四十里,西至破魯二十里。連一里地的邊牆都沒有,只管著八個內陸的火路墩。
鎮河堡乃是雄城,修建在一座丘陵上,高屋建瓴,地勢相當有利。城牆也是格外的高峻,雖說城池小了些,只有二里八分的周長,但是城牆卻足足有四丈多高,兩丈多的厚度。這在大同鎮七十二城堡中,也是不多見的,要知道,大同鎮的城牆也才不過是四丈二尺高而已。
不過在冀北兵備道遷過來之後,北東路參將卻還是駐紮於得勝堡,鎮河堡由於並不分邊,是故只有三百多個兵丁,他們的職責也很簡單——護衛兵備道大人。
不過在崇禎七年的十二月,這種情況被改變了。侯家偉之亂後,劉若宰鑑於整個冀北分巡道,乃是內輕外重,內虛外實之格局,重兵陳於外,而內府空虛,一旦發生什麼意外,怕是要被人直搗黃龍,連一點兒反應能力都沒有。若是真是這般,則整個冀北兵備道群龍無首之下,定然一片大亂。
是以他上了條陳遞給宣大總督並報兵部,請調北東路參將駐紮於鎮河堡。
這等調動,算是冀北兵備道內部的事情,其實就算是劉若宰自己都能做主,但是由於數量過大,終歸是紙面上的將近三千人,是以不敢怠慢,定是要報給宣大總督楊嗣昌的。至於給兵部的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