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3 / 4)

小說:崇禎七年 作者:千頃寒

道府,通傳之後沒多一會兒,便是被請了進去。

董策進了書房,照例是不敢抬頭,跪地磕頭行禮,口稱拜見大人。

他身上鐵甲的雨水滴落下去,在地上很快便是形成一灘水漬,劉若宰瞧了,心裡大是不悅,暗罵一聲粗俗武人。不過終究是現在要用的到董策,直至微微皺了皺眉,接著便舒展開來:“起來吧!”

“謝大人。”董策謝過,站起身來,小心翼翼的觀察了劉若宰一眼,發現這位劉大人臉上還帶著笑意,看來是心情不錯,不由得鬆了口氣。

“看座!”劉若宰指了指靠門邊一個木墩。

董策趕緊謝過,挨著半個屁股做了,還不如站著呢。心裡彆扭的要死,倒不是別的——說實話,劉若宰對他,就一個高階文臣對低階武臣來說,態度已經算是很不錯。要知道孫傳庭後來統領山陝河南等地武將的時候。那些和他平級的武將,要想見面說話,都要跪在大帳外面唱名,而後跪趨而入,進去之後不允許說一個字兒,不準抬頭,不準起身,只能高高舉起手中的札子文書。

那是文官對的武將蔑之極矣之巔峰。

但是不管怎麼樣,在這些文官面前,董策總有一種不被當人看的感覺。

劉若宰倒不忙問侯家偉之事,而是笑道:“屯田練兵之事,想的如何了?”

董策欠了欠身,道:“上一次大人您讓末將回去細細思量,末將不敢或望,專程寫了個札子,末將之思量,盡在其中矣!”

說著從懷裡掏出一個油布包,一層層掀開,露出裡面一個小冊子,起身遞給劉若宰。

劉若宰接過來,翻開看了一眼,立刻就有些錯愕,抬頭道:“字是你寫的?”

“正是。”董策頷首道。

“不錯!顏筋柳骨,有些瘦硬之風骨了,不像個武人。”劉若宰微微一笑,誇了兩句。

董策連稱不敢,心裡卻是苦笑,‘不像個武人’對於大明朝的文官來說,也許這句絲毫不加掩飾的蔑視話語,就是對一個武將的最大誇獎。

劉若宰細細看去,越看越是詫異。

董策這札子,是他這三天的時間寫出來的,但是其中之思量,何止是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董策把自己的大概想法都寫入其中,如何招募流民,如何分配耕地,如何制定規章制度,甚至是如何徵收糧食,怎樣練兵,如何約束,都寫在其中。其中之思維縝密處,讓劉若宰暗自讚歎,至於有些新奇的想法,更是讓他也有些嘖嘖稱奇。

只不過劉若宰臉上絲毫未表現出來而已。他始終奉行一個原則,對於武將,不可太假辭色。

過了許久,他方才放下札子,輕輕敲著桌子,忽然問道:“選在大石崮,有什麼思量?”

董策清了清嗓子,把早先和手下們說的大石崮那重重有利之處說了一遍,然後又道:“另外一個思量,卻是為的長遠計。”

“哦?”劉若宰眉頭一挑:“說說看!”

也就是他現在對董策頗為高看,若是一般的軍官說出這種話,劉若宰早就嗤之以鼻了。

董策沉聲道:“今年建奴入寇,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只要建奴不滅,以後還有。此次他們吃了甜頭,說不得反倒來的更勤快了。能供韃子入寇的大軍不過就是那麼幾個,東邊兒的像是虎峪口,古北口這些,離著太遠,也不是咱們轄區,不用多想。而適合大批韃子入寇的關口,咱們這兒就有一個——得勝堡。”

劉若宰的面色已經變得凝重起來。

董策頓了頓,繼續道:“今年六月三十日,奴酋代善、薩哈廉、碩託、賴達爾漢、俄木布達爾、漢卓禮克圖、耿格爾等,率大軍自喀喇俄保地方入得勝堡,往略大同。得勝堡本是冀北分巡道駐蹕之處,距離鎮河堡不過是三十七里而已,奴酋一旦破邊,旦夕可至。幸好駐蹕之處早就遷到了鎮河堡,若不然,怕是有不忍言之事發生。建奴熟了道路,以後多半還是從這裡破邊的。只要入邊,便可大掠四方。”

“而大石崮,北控邊牆,南接十里鋪,那片地區,卻正巧是建奴南下之必經之地。建奴要麼是化為小股部隊,若是那般,自然對各大堡寨沒什麼威脅。而若是想大軍透過,則必須要拿下大石崮不可!次一來,大石崮足以當正面之敵,護衛身後鎮河堡,二來,若是賊軍硬打,則可以大石崮吸引賊軍注意力,令集中兵力與四下將其包圍,那麼說不得,便是一場大捷送與大人手中!”

這一番話說出來,讓劉若宰更加的驚詫。

終明一朝,尤其是正統年之後,每每有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