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3 / 4)

小說:崇禎七年 作者:千頃寒

禽,則都是已經被擄掠而去,原先建奴比較側重於搶東西,最近這幾次入寇,則是開始大量的搶人。根據前幾日剛剛出來的官方邸報,這一次宣大兩鎮被擄掠而去的百姓足足有十七萬之多,駝馬牛羊等三十多萬。

建奴也變聰明瞭,知道人口才是最大的戰爭資源,戰爭潛力。、

這也從另外一個方面反映出來,其實宣大也並不是想想的那麼窮,至少許多人還是很有些資財的。

偶爾能瞧見一片莊稼地,只剩下杆兒的玉米在風中倒伏著,枯黃萎縮。

董策嗅了嗅,這裡的風似乎都和磐石堡的不一樣。

磐石堡北邊有石山為遮擋,在更遠的北方,數十里之外,也有長城所在的綿延群山,遮住了北地的風霜,再加上有水有草,所以溫度略高一些,風也不是那麼大。而此處四野寥廓,風從塞北吹來,穿的單薄些的,已經有了幾分涼意了。

董策眯著眼睛往馬車的方向看了一眼,目光有些意味深長。

那輛簡陋的馬車在風中軋軋而行,車伕坐在車轅上,沉穩如山。

直到出發之後,董策才知道劉若宰的目的——原來這位大人是要去弘賜堡犒賞軍兵,親自給軍兵發放糧食,衣物,餉銀等等。順便視察軍情,檢閱軍隊,汰淘冗兵,檢查吃空餉等情況,希望透過此行對冀北道官兵的戰鬥力有所瞭解。

董策心裡只有感嘆一句:“真狠!”

“這招兒真狠!”

他親自發放餉銀,足額髮放,官兵就知道了將官到底剋扣了他們多少,因此必然會對將官心懷不滿,那些扣得多的,恨之入骨也不在話下。

而劉若宰發給他們得多,又以五品文臣,提刑按察使司僉事兵備道之尊能這般屈尊降貴,更是會贏得官兵之心,使其尊重愛戴。

現在九邊將官上上下下,幾乎就沒有不吃空餉的,劉若宰定然是一查一個準兒,如此一來,就有不少將官把柄被他抓在手中。他倒是未必會把這些將官如何——以劉若宰之精明,當也知道,事情不可鬧大,這些將領背後都是根深蒂固,一旦捅出去,怕是大同鎮都要引起莫大的動盪。而且吃空餉幾乎已經是約定俗成的規矩,劉若宰若是去動這一塊兒的禁區,只怕也要死得難看。

士卒愛戴,軍官聽命,以劉若宰之手段,再提拔幾個親信,打壓一些異己,不難就可以把冀北道掌握在手中。

到時候,自然是可以一展宏圖。

劉若宰提的這幾點,可謂是招招致命,每一擊都打在將官們的要害上。

一三三 活人不及死人香

董策暗自感嘆,看來劉若宰當真是為此行準備良久,處心積慮,行此一石二鳥之計策。

不過,越是如此,劉若宰深入各堡寨之中,手中無兵,腰桿子便硬不起來,說話也就沒多少分量,因此也就越發的需要倚重自己和謝鼎坤所部的這些人。而由於戰功素著,名聲在外,劉若宰對自己這一系看重明顯要更多一些。

“這一次,說不得也要跟著撈些好處,大發利市,其中好處多多。”

董策掃了一眼自己周圍的這些心腹,嘴角微微扯出一絲笑意,這會兒的收穫,就已經是很不菲了。

本來以為已經是盆滿缽滿,現在看來,還是遠遠不夠,撐死不過是墊了個底兒而已。

這會兒董策這一行人,當真是可以用天降橫財來形容。

這一次董策為每人都配了雙馬,也是為了加快速度,卻沒想到,正好是方便了馱運東西。

此時每個人的輔馬上都滿滿的裝滿了東西,有鴛鴦戰襖,有棉甲鐵甲,有長槍大斧,有長刀弓箭,甚至還有抬槍!

若是不知道的,怕是以為這幾位剛剛打劫了哪兒的武庫。

事實上也差不多,雖然不是打劫,但是其兇狠程度,比打劫也差不了多少。

董策奉了劉若宰的命令去武庫領取裝備,劉若宰說的也含糊,也沒說究竟要拿多少,所以董策也就順著杆子往上爬,能搬多少就搬多少!以至於當董策一行人大包小包的從武庫裡出來的時候,驚得那武庫倉大使趙滿倉呢差點兒沒跳起來,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跳著腳的大罵,當下就是不幹,要董策把東西退回去八成!董策卻知道,這不過是這廝趁機索要些好處而已。

畢竟這武庫的倉儲,且不說他做了多少假賬,就算是老老實實的,一旦上級來查賬,完全可以把責任推到董策身上去——反正是劉若宰讓拿的,誰還敢追究不成?

果然,董策塞給他五十兩銀子之後,趙滿倉立刻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