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部分(1 / 4)

小說:崇禎七年 作者:千頃寒

董策暗自揣測,不知道肅州衛這樣的精銳還有多少?

隊伍緩緩前行,不多時,便到達了肅州衛城下。身為西北邊陲重鎮,肅州衛城池很是雄偉,城牆非常高大堅固,都是用那等大青磚壘砌而成,巍然屹立。

對於這些,董策並不會有什麼詫異,畢竟身為邊陲重鎮,就應該城高池深。讓他驚詫的是,肅州衛竟是如此的繁華,還沒到達城門呢,在官道兩邊,就已經有了非常多的店面。酒樓、妓寨、綢緞莊子、糧油鋪子,等等不一而足,非常之繁華。

不單單是有店面,更有許多宅院,其中不乏高門大戶。

街道兩邊,建築物鱗次櫛比,不知道綿延多遠。在這肅州衛城的南城門外面,竟然是形成了一個規模相當大的繁華市鎮。

這可是讓董策開了眼界,他本以為肅州衛城應該是一座類似於大型軍堡一樣的軍城,除了士兵和他們的家眷之外,少見商人和百姓,卻沒想到這裡的繁華程度絲毫不遜色於陽和城,甚至還有過之。

到了距離城門不遠的地方,人流已經相當的密集。官道之上,已經是排了一條長長的隊伍,從城門一直排到一二百丈開外。這條長蛇一般的隊伍基本上是由商人、夥計、護衛、裝滿了貨物的大車、背上捆紮著不少貨物的馬匹和駱駝組成的。其中還可以看到不少高鼻深目,身穿異國服飾的胡人,他們顯然也是來大明朝做生意的。

這些人自然是在排隊等待進城,而能在城門口排出這麼長的隊伍,足見肅州衛城一天的人流量有多大!

而讓董策更加嘖嘖稱奇的是白貽清對這些商人的態度,若是換做其他的大明官員,少不得便要把這些商人都驅趕到一邊去,把道路騰出來,然後大搖大擺,氣派十足的進城。但白貽清卻並非如此,他指揮隊伍只是佔據了左邊半條官道,而右邊的半條官道上,那些商人依然在排隊。

如此便不會影響耽擱他們進城做生意。

而那些商人,見到這幾位被大群官騎兵簇擁的高官,有的下跪磕頭,有的則只是彎腰行禮。白貽清竟然絲毫不擺架子,在馬上還笑吟吟的向那些人示意。

董策看得出來,這位白大人,肯定是非常重視商業,對商人也保有相當程度的尊敬,這肅州衛城的商業能夠如此發達,市面能夠如此繁榮,只怕有他很大的一份功勞。

別的不說,僅僅是隻佔據半條官道這個小細節,就可看得出來,此人乃是有心之人。

一盞茶之後,隊伍終於進城,頓時,繁華撲面而來。

不知道有多少店面商鋪,似乎無窮無盡。大大小小的商隊幾乎塞滿街道,各地方言乃至其他國家的語言混成一片。每一時,都有不知道涉及多少銀子的交易完成。

董策現在可以很有把握地說,這裡的繁華程度,絕對要比陽和城高一個層次。

而且董策觀察到,這裡非常明顯的一點就是:異域風情非常濃郁。大街兩側的店面中,帶有異族風味的不在少數,而大街之上,那些百姓中,身穿大明衣冠的只怕也就是七成不到,剩下的,竟然都是胡人。

董策這才知道,原來自己對某些歷史知識的瞭解,確實是有所欠缺。

陸上絲綢之路,在明朝根本就沒有斷絕,反而依舊保持著相當程度的發達。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這個時空,和自己原來的那個時空不大一樣了。

民間稱呼這座城池為肅州城的有不少,但其官方名字,乃是肅州衛,既然是衛,那自然就是軍事機構。肅州衛城中設有肅州衛指揮使司,除此之外,並無其他民事管理機構。而肅州衛的商業實在是繁榮,經濟實在是發達,又沒有一個專門的管理機構,白貽清實在是放心不下,只好親自來管。所以他這個甘肅巡撫,一年之中倒至少有三個月是在肅州衛待著的。

肅州衛能有今日之規模,多虧了他的苦心經營。

隊伍在大街上走了約摸一刻鐘,便拐入了一條人略少一些的街道,順著往前又走了一刻鐘的時間,便來到一座大宅之前。

這裡,就是白貽清在肅州衛的駐地。

而王武略身為陝西行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正是此地肅州衛指揮使的頂頭上司,他過來這裡,駐地自然在衛指揮使衙門。而劉大器,則是住在城西的軍營中。事實上,在等待劉若宰來的這段時間裡,劉大器大部分時間並不在肅州衛,而是待在嘉峪關。

在大門前下了馬,又是寒暄一番,眾人便是進去。宅子佔地面積很大,亭臺樓閣都不是多麼的精巧,但卻透著一股子雄渾大氣,顯得氣派十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