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別的啊,至於連整個版上其他宣傳好人好事歌頌太平盛世的精神食糧都要一起扔掉嗎?居然還是四個人同時打電話,算不算絕後我不知道,這事在我的經歷中絕對是空前的。
對一個人的文字不喜歡很正常,但不喜歡到恨的地步實在罕見。所以我趕緊打電話問王小山:“你丫是不是在外面有仇人想毀你啊?”
不想探討“不喜歡”是不是可以作為不容忍的理由,王小山的文字在坐家版上的存在讓人不能忽視、想躲都躲不了的事實卻是無疑的。有人曾經給我打電話罵王小山的“玩弄名著”是“放屁”,但他承認“看看王小山今天又放了什麼屁”是他閱讀報紙的最大懸念。
四大名著的基本情節和人物的命運糾葛,在王小山的玩弄之下不露聲色地演繹著現代生活的娛情聲色,可謂巧矣。但作為一個普通讀者,這不是我個人閱讀王小山文字的最大樂趣,在文字和說話上,像王小山一樣聰明甚至比王小山更聰明的人我每天都可以碰上——寶玉和熙鳳攢春節晚會、曹操鬧出“英雄傻逼”等情節如果說看出來的是王小山的聰明機智的話,張三的愛情故事等情節裡倒是真能讓人看出王小山脆弱而純情的一面——當然,脆弱與純情現在現代社會里存在的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