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的經理、研究分析部們的學者、負責此領域的機構高管,大家都在等著聽雷昊的分析。
雷昊手裡拿著檔案,在他和螢幕牆的中間是羊城雷霆投資的幾個高管,現在……他需要說服幾家一直有合作關係的金融機構入場。
國際市場對人民幣的地位評估並不十分高,既有傳統的牽制,也有對中國強大金融掌控力的擔憂。
是以即便中國身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貨幣地位卻沒有相應地位,很簡單的例子就是,人民幣結算業務不那麼受到認可。
困難是有,但困難也早就體現在人民幣匯率裡面了,各個變數早有它的影響因子存在,雷昊需要做的,就是讓大家相信:在大家參與的前提下,這次的操作有賺頭。
金融、金融,沒資金怎麼融通?雷昊能用在人民幣匯率市場的資金大約是三十億美金,看起來很多,滙豐和克達等機構給的授信額度也夠讓雷昊用這些錢去做操作。
30億拿住3000億合約是相當靠譜的事情,但這錢不夠,雷昊即使不看未來資訊,也知道對手只是機動額度都超過這個數字。
況且在這種大戰役中,極限操作很容易出事,你要是被人看出即將爆倉,滙豐、克達這群傢伙跳反的可能性幾乎是100%。
所以雷昊現在只拿了大約100億美金的籌碼,算一算也就三倍槓桿。
比較厲害的是,滙豐、克達、渣打、保誠這四個傢伙為什麼會像小學生一樣來聽雷昊分析市場,就是因為雷昊這100億籌碼只用大約四個美金在穩著,其他的二十多億流動性、加上原有的不能太多動彈的十幾二十億客戶資金所持有的籌碼,全在做短線。
其中二十多億的快速流動操作,雷昊這次完全用的是四家機構的渠道,沒有半點掩飾的意思,迅速投入各種貨幣市場,全天候掠取利潤。
在美元升值壓力巨大的前提下,全球外匯市場也是波動頻繁,港島雷霆和lei一次次收割利潤、聚沙成塔,撈到的錢少說也是每天兩三千萬美金。
這就很恐怖了,因為這是純利潤,即使克達和滙豐這樣的大機構,也是看得眼饞,他們每天的收入是這個數字的好幾倍,但很多是客戶的,甚至更多的是渠道的利潤,投資嘛……只能看和誰比較了。
跟普通機構比,那當然是半斤八兩,跟雷昊比……大家表示能比的話就不會來參加會議了。
“雷,你應該知道,這一次,你們沒有獲勝的機會,回看金融史上所有的案例,基本上每一個國家開始推行金融市場化,都會有一次次的成本支出,也是這一次次的成本支出,鑄就了它們的貨幣地位。”
“我們也抽不出資金來,美元升值的時候,就是貨幣市場開始劇烈震盪的時候,英鎊、馬克、日元、法郎……好多好多的貨幣匯率在變動,而你也知道,歐洲才是我們的大本營,我們能在那裡獲得利潤。”
“克達的研究所給出了意見,市場投資者對人民幣匯率的信心不足,雷,貴國央行強勢穩定在岸匯率,那會讓投資者信心受挫,貴國央行按照市場發展狀況來發布中間價,卻是贏面太小。”
“雷,動手的是北美那群傢伙,摩根、高盛、aig……再說,亞太這裡對人民幣的看空已經是主流,區別只是跌到哪裡而已,加上shibor上漲趨勢明顯,我們的渠道利潤其實很客觀。”
問題和雷昊想象的一樣多,但大家的反應也和他預料的差不多。
所以,雷昊攤開手,撇撇嘴道:“我沒說要穩,我只是覺得……大家應該給人民幣匯率畫一條線,畫一條我們能夠盈利的線。”
大家頓時提起了精神。(未完待續。。)
第六百八十七章 忽悠
所謂畫一條線,就是定價,金融的核心就是資源最佳化配置,給幾乎所有的東西定價,是金融業的核心競爭。
從股票到期貨、從證券到實物,金融業幾乎什麼東西都會參與“畫一條線”,你覺得a價值100元,我覺得110,大家就形成了對沖的局面。
雷昊口中說出來的匯率數字,會是十分重要的東西。
“6。9……之下。”雷昊讓開身體,在他後面正對著螢幕牆的另一塊螢幕上面顯示出了複雜的資料和加粗染紅的數字。
“按照shibor日均都擁有10%的數字,現在的匯率數字是6。7100上方,人民幣對美元的話是0。1491,算上聯邦基金利率,還有shibor的數字,雙邊幾乎無價差和套利空間。”
“所以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