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1 / 4)

小說: 作者:古詩樂

事實上,人的情緒經常是寒暑無間,說要放下的,只是變得含蓄而隱晦。懷著心事微笑,帶著面具哭泣,不是錯誤,不是掩飾,只是一個長久修煉後的因果。把鏡頭伸出窗外,拍下了窗外的風景,在久違的大學校園裡,感受一份別樣的心情。校園與校園,氣息是相通的。就像故事與故事之間,人性的相通。趁有一線天光,跑下樓來,湖邊上的蘆葦,在暮色裡搖曳。這蘆葦不同於岳陽南湖的蘆葦。南湖的蘆葦是密匝匝成片成片的,是慷慨蓬勃,豐茂盛行的。這裡的蘆葦卻是稀疏散淡的,不經意的,望呀望呀,就那麼幾株。南湖的蘆葦與這裡的蘆葦又是一樣的,手撫著它的須,就會有感動與感傷彙集到心裡。

在這樣的黃昏,不可能什麼也不想,在今後幾天的行程裡,也不可能什麼也不想。哲學家說,人只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有思想的蘆葦。因為有了思想,所以要歌唱繁花,也要詠歎落葉。要快樂,也要悲傷。出行前,聽了一首《笑紅塵》。

當時很是欣賞“風再冷也不想逃,花再美也不想要”兩句。欣賞是欣賞了,自己卻做不到冷麵行江湖。風冷的時候,還是要逃。花開的時候,還是要喜歡。思念的時候,還是要纏綿。

快樂的時候,還是要笑哈哈。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光影之清譚 沉淪狀態中的超越

在閩西閩南,隱藏著各式各樣的供人居住的土樓,形態各異的土樓建築鑲嵌在崇山峻嶺。

振成樓是福建客家土樓的精華。

在恢宏大氣的振成樓的前面,有一座小土樓。

它馴服地安居於藍天、綠樹、碧水之間,不事張揚的,與周圍融為一體。

它的狀態,更接近於這塊土地,空靈深遠、古樸素靜,如同大自然的一次不經意的選擇。

是流逝中的一個靜止,停泊這山腳之下,自然而然,就入了有無限自由的“禪境”。

這也是土樓,是這塊土地上的土樓。

在蒼天之下,大地之上,享受天地的恩澤。

上,可仰神秘溫暖的日月之光;下,可依溼潤肥美的泥土。

這個小小的土樓,才是這塊土地上的“安居”。

從這塊土地的神性出發,安居於對這塊土地充分把握的本質之上。

它不顯眼,當你把眼光凝聚在它的身上,即可銘心。

高大、繁複的土樓,是南下客家人所建。它的龐大和張揚,有十足的霸氣。

被稱為“土樓王子”的振成樓,建造耗資八萬光洋,摺合現在人民幣400萬元。

要成就一座不同凡響的土樓,首先得是一個富人。

振成樓樓中廳堂牆上顯眼處可見五幅橫批,都是當年北洋軍政府黎元洪大總統的題詞。

獲此殊榮,又得是一個貴人。

有此“富貴之人”的身份,可以斷定,主人當初擇此偏僻之處造此外土內洋的豪宅,一定經過了幾番解粘去縛的掙扎。放棄外面的紛華,不是從內心上對浮華的割捨,而是為避紛擾戰亂,借這一方崢嶸的山地,再造一個與大世界隔斷的浮華小世界。

到第三層樓才開小窗戶的構造,如有盜賊進,一門關即可實行甕中捉鱉的整體設計,處處透露出主人強烈的安全自衛意識。

來此淨地,主人的出發點不會單單是出乎對這塊土地的熱戀。

當然,也可以作這樣的設想。

20世紀初,一個穿長袍外套洋裝的人,立在土樓最高層的視窗眺望。

眼前山線起伏,白雲如煙,一時靈府洞開,永珍湧入,大風霽回,他在硃紅漆的視窗,思索生命的生機和宿命,宇宙的博大和空無,他的心一下子由有限抵達了無限,超越了自我,頓時善心澎湃,立馬展紙取筆,擬出了一份為鄉里建造學校的計劃。

這種設想,可以推測豪華土樓的主人,有著從此岸到彼岸的超越的能力。

而這份超越,如果以豪宅為背景,畢竟有限。

振成樓裡有繁多的楹聯詩文,許多文字,並不忌諱對功名的嚮往。

“當知成名非易事,莫嘆不遇空懷才”,這是勵志,也是主人人生價值的核心。

從這裡可以得出結論,主人大屋擇山區而建,超越的只是地域的選擇,而非心理上的名韁利鎖,主人在此造屋安居,卻未曾獲得他所希望的“安居體驗”。

建築奇蹟的產生,來源於一種沉淪狀態中的超越。

超越後的下一輪迴,應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