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2 / 4)

小說: 作者:古詩樂

鳥。”從《關雎》的字面來看,豆蔻少女懷春,翩翩少年動情,似乎只是表達了一種天經地義的男歡女愛,而有了關雎的意象,詩歌抒發的就不僅是人性中的愛慾衝動。根據古今注家對“雎鳩”之“摯”與人類男女情愛之“摯”的相關敘述,我們可以瞭解詩人在雎鳩身上滲入的男女情摯之意。有了雎鳩的意象,《關雎》才呈現出純潔而美好的面貌。結合朱熹“不相亂,不相狎”的解說,“輾轉反側”的描寫無疑動人心魄,愛的光芒在一瞬息擊倒了我,而我只能在孤獨的床上苦苦想念。現代人各種節奏加快,愛情的路途也是加速度。加速合,加速分,最後加速到了“*”,加速的結果,是再也沒有愛的純潔、高貴與深邃可供回味。口頭上念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人,大多未了解“求”字的份量,不求就可得的東西,不珍惜也罷了。此是外話。

《蒹葭》中的“蒹葭”是一個唯美的意象。《蒹葭》全詩寫得撲朔迷離、煙水蒼茫,在模糊的意象中,展示出一種神秘莫測的朦朧美,這與蒹葭意象的巧妙運用息息相關。全詩三章,每章都以“蒹葭”起興,蒹葭本是生長在水邊的蘆葦,是與愛情無關的植物,詩人在河畔翹首佇立,透過薄霧與葦叢,凝視在水“一方”的伊人,給人以霧裡看花,若隱若現,朦朧縹緲之感。這個時候,蘆葦就成了尋索者感情指向路途中的意象,是景物,也是情意,是間阻,也是襯托。沒有盡頭的茫茫蘆葦,呈現出一片冷寂與落寞,這隱約飄緲而又有幾分“求而不得”之感傷的意境,尋索者不管艱難險阻、矢志不移的精神,令讀者動容。蘆葦是一片心海,又如前程裡一片茫茫的霧靄。

《蒹葭》的意象之美使此詩成為《詩經》中的抒情名篇,被後世之人千古傳唱,而其意象之美不僅在“蒹葭”,在“水”一方的伊人,如果離開了“水”的動態之美和渺茫,是不是會少了許多的靈性和意境?“水”是《詩經》中經常出現的意象,《周南》中的《漢廣》、《衛風》中的《河廣》、《邶風》中的《泉水》,無一不借助“水”的意象表達一種魂牽夢繫、綿綿不盡的情意,“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熾熱的愛戀、執著的追求,追求無著的惆悵,盡在柔情四溢而又莫測無情的一水間,兩情相牽,像悠悠流水溫柔而又纏綿,一夕佳期的美妙卻總在水的那一邊。

《詩經》歷經兩千多年,依然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影響著詩人,打動著讀者,感染著後人,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都從它那裡獲得不同的趣味,在流逝的時光裡,它是如此經久,它的獨特,也許既不在它的情感,也不在它的意象,更不在它的音韻,它的獨特,在它將情感、意象、音韻糅合成了一個不確定、不靜止、不單一卻又悠悠無盡、曠遠深邃的詩境,這個詩境,因有了水的長度和深度而成永恆。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光影之清譚 媽 媽

我家五兄妹。兩兄弟,三姊妹。五兄妹性格各異,成長的路途也各有千秋,從長相也難找出兩個特別相像的來。對此,我從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角度出發進行過深入思考,媽媽的性格氣候,不像多數的母親具備整體趨向湛湛藍天微風輕拂的特點,媽媽的性情是風雲突起式的,日麗風清之時轉眼風迷霧鎖是常見的事,明明是春暖花開,傾刻間焦沙爛石,亦不少見。媽媽有了這樣的氣候特徵,多多少少會影響到遺傳資訊,造就五個不同的子女,也是情理中事。

五兄妹要說有共同點,最鮮明的莫過於,回到父母身邊喊出的第一聲往往是:媽媽。媽媽心裡最不如意見了子女回來一開始總是十分如意,總會迎出,說,“回來噠。”然後取毛巾取盆,叫人先洗把臉,再喝茶。然後,媽媽開始關心廚房裡做什麼菜,肉不要燉爛了,筍乾不要熬幹了水,紅燒豬蹄不要過了火。這在廚房忙碌的,必有父親。嘴饞的,茶也不喝,跑進廚房叫聲“爹爹”,筷子也不用先揀一塊臘肉放進嘴裡。媽媽跟在後面問,“味道好不好?鹹了還是淡了?”

爹爹淡淡地或喜悅地說一句“回來噠”,繼續忙他的服務工作。

這暖意融融的生活場景,已隨2009沉入歷史。就在暖意融融之中,媽媽會突然想起一些不愉快(無非是哪個子女又遇到了什麼問題,也實在沒什麼大事),會突然沉重地嘆息並自怨自艾起來,如是,暖意融融轉為寒氣颼颼。這家庭氣候的突變現象,亦隨2009沉入歷史。

今天是2009年的12月8日。11月12日,媽媽入住一條名喚玉腰河的河邊墓穴,與10月10日先期到達的父親住在一起。兩老從此可以遠離塵世的紛擾,竹林聽風,河邊賞月,遠離一群讓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