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市場中佔據了40的市場份額,但是一直被美國企業所壟斷的通用CPU方面卻沒有更多的進展。”
開場白說的中規中矩,擺明優勢承認缺點,就算是挑剔的評論家也不能說這個開頭有問題,同時還兼顧了新面孔的低調特性,沒有我那樣張揚與激情。其實這就對了,他無論如何也不能變成第二個王風,既然沒有天才稱號的累贅,就用不著模仿我的天馬行空,平淡的幾句話給人一種踏實務實的感覺,更有一種超級集團卻心平氣和的穩重。
螢幕上的畫面這時已經變成了對家用計算機CPU的歷史回顧幻燈片,可建光並沒有充當講解員:“計算機的發展日新月異,單論整體實力我們同國外的知名企業還有不小的差距,但是這並不會限制我們的思維,很久以前大家熟知的王風先生就意識到了傳統架構的CPU很快就會達到物理極限,這並不是說我們或者其他公司不能再提高運算速度,而是說單純的提速並不能滿足未來對家用電腦的要求,而如果給普通的微機裝上兩塊或更多的CPU又不是普通消費者所能承受的,那麼我們何不換一個角度去考慮問題,假設能讓一個核心的處理器幹兩份工作又會怎麼樣呢?於是在幾年前他提出了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項劃時代的重大技術革新——超執行緒運算技術……”
他本身就是IT技術人員,又在研發中心陪我泡了這麼長時間,所以講解起專業內容來得心應手,就算是個沒有相關知識的人也能搞清楚我們究竟研究了什麼,臺下的記者慢慢的接受了他這個新形象。雖然這項技術還是我的創意,不過現在給人的感覺就像他才是主創人員一樣。在深入淺出的解釋後傻子都知道了我們的意圖。那就是在下一代CPU大戰時將美國人打翻在地
到了媒體提問的時間,一直坐在我旁邊的楊宮首先就忍不住了,不等建光緩口氣就首先抄起了話筒:“我首先提個問題吧”
全場都沒有預料到這一幕,尤其是看到建光略感差異的眼神就明白了這不是安排好的作秀:“聽了你剛才的解釋,理論上一塊CPU可以達到兩塊的效能,但是我想知道在遊戲表現方面,這項技術有沒有現實意義?”
楊宮這樣問也不是無的放矢,PC遊戲在進入新世紀之後大有趕超家用遊戲機的趨勢,但技術上的瓶頸就在於通用計算機對多媒體的處理暫時還沒有超過遊戲機,他這個遊戲開發組的負責人很關心我有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想當年我就向他預言,用不了多久PC遊戲的水準就會達到遊戲機的程度,甚至在很多方面還會超過對方,這些年過去了,就算我們在顯示卡方面成績斐然,可依然還沒有兌現當初的預言,所以他本能的將超執行緒技術看成是遊戲平臺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建光沉思了幾秒鐘,然後很肯定的回答他:“現在該技術還處於初級階段,我們也只是初步實現了它,現階段還不能有效的提高遊戲的執行效率,因為執行一個大型遊戲本身就屬於單一程式,無法體現出並行處理的優勢,不過我們對你提出的問題是有所考慮的,這也是接下來的開發中要解決的,也就是我們爭取在它正式上市時真正達到一塊頂兩塊的目的”
楊宮點點頭,知道了自己暫時指望不上這種新技術。他這個問題也是很多人都想問的,建光在一開始就提到了我們在圖形處理方面的長處,結合天下集團在遊戲方面的實力,只要不是太傻的人都能猜到我插手CPU的意圖就是盯住了未來的遊戲市場,屆時作業系統是我的,顯示卡晶片是我的,CPU還是我的……只要我推出一款高效能的3D遊戲,就能順理成章的推廣成套的配置,不過到那個時候美國人一定會大喊著我壟斷迫不及待的要求拆分北美分部。總之這次的釋出會是成功的,對業界的衝擊也是巨大的,想當年多少仁人志士腦袋一熱就扎進中關村創業,到了新世紀曾經多如牛毛的高科技公司大多名不副實,少有幾個發展壯大的企業,也沒有能像我這樣挑戰處理器領域的強人,可見商業和工業在本質上的鴻溝有多麼的不可逾越。現在秘密開發中的龍芯還沒有面世,因特爾也沒能搶在我前邊釋出自己的超執行緒技術,更重要的是我已經點明新一代windows作業系統預設支援自己的處理器,那麼還有誰會質疑行業格局要重新洗牌?
這邊釋出會剛開完沒兩天,因特爾也緊急公開發表了自己的技術成果,雖然在結構設計上還沒有我那麼完善,但他們特意的強調自己在工藝技術上的優勢,也就是說就算我的完成度較高,但論起綜合效能也肯定不如美國貨。一時間輿論風向從極度樂觀轉向了質疑,大家都在等著我的後續反應,是預設自己的劣勢還是站出來打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