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在途,激之生變,虛聲無實益,不允。’”
“譚總督接下來意欲本王如何?”僧格林沁探問譚廷襄的意思,這接了皇帝旨意要來滅火的直隸總督總不會真的是來自己帳中喝茶的。
“雖無旨意,這是下官自己所請,”譚廷襄站了起來,臉上的苦笑一掃而空,堅定之色浮現了出來,譚廷襄站了起來,走到僧格林沁的面前,一甩馬蹄袖,大禮拜下,“請僧王整頓武備,加築炮臺,若事有不諧,不至於手足無措,有機會便可克敵制勝!”
室內只聽得譚廷襄發出的金石之聲,僧格林沁站了起來,卻是沒去扶跪在塵土中的譚廷襄,揹著手抬頭望著自己的帳頂,“總督大人,這可不是皇上的意思。”皇上的意思是讓僧格林沁準備妥當,做好防禦。
“這是下官的意思!”譚廷襄伏在地上,大聲地說道,“國運艱難,下官思來想去也是無法,若是不能先發制人,那總不能束手就擒!若是英法兩國敢來攻大沽口,也不能讓敵國輕易得手!”
“好!”僧格林沁轉身扶起譚廷襄,“總督大人一心為國,本王豈能不跟隨其後?請大人放心,有本王在一日,必定不能讓洋人攻下大沽口!”
ps:
李伯元《南亭筆記》記道:主持戊戌六君子之獄的趙舒翹深恨洋務,有如仇敵。一次與幕友閒談,幕友談及“檀香山”三字,趙問:“山在何處?”幕友將愚就愚,打著官腔說:“這山在西藏,為著西藏人好佛,這山上淨長檀香,給人家敬佛。”趙舒翹無言以對。還有一個笑話流傳很廣,載於多種筆記:歐洲國家到廣州要求通商,一位滿洲大員一本正經地說:“葡萄有牙,西班也有牙,世界上哪有這麼多國家?這不是洋鬼子提出來嚇唬咱們的嗎?”
三十三、天津條約(二)
然而葉名琛和咸豐對形勢的判斷,完全錯誤。“亞羅號”事件的訊息傳到倫敦,英國首相巴麥尊勳爵,決計擴大戰爭。上院議員譴責在華官員擅用武力,結果以110:146票被否決。下院議員再提反對議案,以263:246票獲得透過。巴麥尊立即解散下院並重新大選,結果巴麥尊獲勝。1857年3月20日,英國政府派額爾金伯爵為特使,啟動戰爭帷幕。英國還同時與法、美兩國聯絡,籌劃聯合行動。
“亞羅號”事件發生前的1856年2月,法國神甫馬賴,在廣西西林縣傳教時,被當地官員處死,罪名是非法傳教。法國記者伯納?布利賽在其所著《1860——圓明園大劫難》一書裡說:馬賴神甫遇害“這一事件,激怒了法國天主教徒。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也深感不安”。兩廣總督葉名琛對法國提出的道歉、賠償等要求置之不理,“在巴黎引起憤慨”,法國遂與英國結盟。1857年4月,法國派葛羅男爵為特使,領兵東來。
、正在上海交涉“修約”的美國駐華全權委員伯駕,也於此時趕回香港,準備參與行動。但美國政府婉拒了英國出兵的要求,只答應在“修約”問題上與英、法保持一致,並委派列衛廉取代伯駕,成為正式的駐華公使。與1856年2月,法國“馬神甫事件”幾乎同時,俄國也本著利益“一體均沾”的原則,派普提雅廷為全權代表。要求與清廷締結條約。普提雅廷在由恰克圖等地入境被拒後,由海路抵天津。仍被拒絕後,遂南下上海、香港,參與英、法、美的行動。一個廣州入城問題,怎麼會演變成這樣空前嚴重的危機呢?
乾隆二十二年,也就是1757年的時候。清朝下令閉關鎖國,僅保留廣州一地作為對外通商的口岸。在廣州的外國商人,只准和清朝官府指定的洋行做生意,這些洋行被稱做“十三行”。官府透過洋行的行商與外國人打交道,外商則只能居住在指定的商館裡,不得隨意外出行走,更不許進入內地。
外商要想找官府商談貿易,只能由行商轉遞他們寫的信。這些信函不能用“遞”給某某。或“交”給誰誰這樣的字眼,封皮上必須用“呈”這樣恭敬的詞彙。信的開頭也不能用平等的語氣,只能用“稟”即“稟報”、“稟示”這樣下對上的語氣。用乾隆的話講,就是上國什麼都不缺,不需要貿易,蠻夷小國沒的東西活不了。開放貿易是對他們開恩,一直是居高臨下的不平等姿態。
鴉片戰爭以後,廣州、上海、福州等五口開放。清廷只透過“十三行”與外國商人打交道的法子,已經行不通了。1844年4月,道光皇帝調耆英為兩廣總督。由此開始了兩廣總督例兼管理各國通商事務大臣的慣例。
中國曆代朝廷都設立“理藩院”或“禮部”,對外的認識,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