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2 / 4)

秦小雨眼睛更亮了,外公原兆麟以前可是國內有名的考古學家,小的時候她跟著外公學了少許鑑寶的竅門,可惜她生病第二年,外公也病逝了。

羅湛側首低頭看著秦小雨亮晶晶的眼神,裡面是遮掩不住的驚豔,小聲問道:“這個罈子有什麼特別的嗎?”雖說他心裡已經猜了個大概,但是更想知道秦小雨的想法。

秦小雨輕輕點頭:“這個可能是個古董,看這個燒陶技術和形狀,應該是清朝的。”

這個時候人們還在溫飽線上掙扎,哪有什麼收藏古玩的愛好,懂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秦小雨卻懂這個,羅湛又微微詫異了一下,不動聲色的跟哈族婦女說道:“我們想買一個這個罐子,你看多少錢合適?”

哈族婦女一聽要用錢買,慌忙擺手:“不要錢,家裡好幾個呢,你們喜歡就拿一個好了。”

第六十四章:發作

羅湛堅持給了哈族婦女十塊錢,買下了鹽罐子。

哈族婦女一見羅湛給這麼多錢,索性連罐子裡的鹹鹽一起都給了他們,好在放牧時,牧馬有時候也要吃鹽,所以家裡儲備的鹽還很充足。

羅湛一手抓住罈子口,提在眼前細細看了一下,黝黑的壇體刻著一名戴著花帽,穿著窄袖長裙的跳舞少女,還有一名單膝跪地,彈著手鼓的青年男子,人物刻畫的栩栩如生。

羅湛看完遞給身邊的秦小雨,秦小雨抱過罈子,摩挲壇體的花紋,壓著心裡的驚喜,眼睛亮亮的看著羅湛。

羅湛用鹽快速的把馬鹿肉醃了一遍,在**表面厚厚的塗了一層,這樣就能保證鹿肉兩三天不變質。

辭別哈族婦女時,哈族婦女還熱情的塞給秦小雨幾個玉米麵的烤餅,又用羊皮袋子灌了一袋子的馬奶酒執意讓秦小雨他們帶走。

羅湛讓秦小雨騎在馬背上,他牽著馬,等離開了一段距離,秦小雨才開口說道:“羅叔叔,我們地方史課上學過,咱們這裡以前是伊犁郡,林則徐發配邊疆駐守的地方,老的城池已經被河水衝沒了一部分,你說這個陶罐會不會是那時候留下來的寶貝?”

羅湛回首看了一眼抱著鹽罐坐在馬背上,瑩白細嫩的臉蛋上掛著耀眼的笑容。讚賞的說道:“很有可能是,當時伊犁郡是預防沙俄入侵的重要防線,林則徐又號召開荒屯田,經濟也一度達到了鼎盛時期,可是你怎麼知道這個陶罐是寶貝呢?”

秦小雨看著羅湛的背影,眼珠轉了又轉,說道:“我學的地方史裡,都是清末以後的人文歷史,裡面沒有講陶罐的燒製歷史,而且少數民族更喜歡用銀器,銅器鑄的器皿,所以我才大膽猜測的。”

羅湛輕挑了下眉,雖說他不太相信秦小雨的說辭,但不得不說這丫頭還真的是用心學了地方史。

“這個陶罐上刻的跳舞的人物,也是少數民族,你怎麼看?”羅湛故意刁難了一下秦小雨。

秦小雨眨眨眼睛,很認真的回答:“我想可能是少數民族當時送禮給當時郡上最高長官,或者是這裡有進貢朝廷的官窯?”

秦小雨這番見解,是自己透過最近的學習和對周圍少數民族瞭解得來的,經過簡短的聊天,秦小雨原本沒有方向的人生突然清晰起來,心裡暗暗的規劃著未來。

羅湛也不再吱聲,這是個聰明的孩子,一句話就能點透,他不需要再多說,默默牽著馬朝淺山走去。

因為夜晚宵禁非常嚴,一些村道都是民兵組織的,沒有口令和批條,過關卡非常麻煩,羅湛決定現在淺山處,找個冬窩子住一晚,等天亮了再下山。

冬窩子是牧民秋季轉場時,臨時休息躲避暴風雪的地方,這會兒正是盛夏,冬窩子都是空置的,簡易搭建的窩棚裡,有劈好的木柴,簡單的鍋灶碗盆。

秦小雨看著羅湛收拾著窩棚裡鍋灶,也幫忙打掃矮炕上氈毯上的灰,又從外面抱了一些乾草鋪在氈毯下,這樣坐著就會舒服很多。

淺山野獸出沒的也少,羅湛把戰馬和大紅馬拴在窩棚外的羊圈裡,周圍的青草就夠兩匹馬飽餐一頓。

晚飯因為有哈族婦女給的乾糧,羅湛又去打了一些水來,燉了一鍋馬鹿肉湯,馬鹿肉放的非常少,挖了一些嫩的婆婆丁,洗乾淨後,等肉湯快好的時候,放了進去。

一天多的相處,秦小雨也沒那麼緊張和彆扭了,這會兒在一旁看著羅湛熟練的煮著肉湯,嚥著口水,有些狗腿的說:“真香啊!羅叔叔,為啥不多放點肉?”

“馬鹿肉熱,現在天氣太熱,山裡喝水不方便,容易上火。”羅湛在肉湯出鍋時,又灑了一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