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對於這次神舟五號發射的反應。
果然不出所料,無論是歐羅巴還是新歐,各個航天專家都在用一種沉冷的論調,持續不斷地給載人航天潑冷水。
歐羅巴請到的直播發射嘉賓,是新歐的著名空間科學家範艾倫,這位空間巨匠曾經利用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現了地球周圍有兩條巨大的輻射帶,這一發現被命名為“範艾倫帶“。
範艾倫就這次發射,正在電視上大聲疾呼:
“多少世紀以來,人們由於受神話的科學幻想小說的影響,嚮往宇宙飛行,這種嚮往逐漸衍變為了一種宗教般的狂熱,但是歷史告訴人們,這樣除了滿足冒險精神外,把人送上太空沒什麼正當理由。”
另外一方面,在新歐國際頻道上,哈佛的“火箭之父”奧伯特則也對此時發射表達了擔憂:
“很顯然,目前的科技無法讓載人火箭的推力足夠,這也意味著,發射存在有巨大的危險,我預計有百分70可能會遭遇發射失敗,而就算運氣好,在剩下的百分30機率中成功了,恐怕也沒有實際用途,在我看來,用常規火箭把一個有效載荷送上軌道,將比載人飛船更簡單,更省錢,畢竟……人的生命是無價的……”
奧伯特的話,也把電視前所有人關注此事人的記憶,帶回到了“挑戰者三號”發射失敗的回憶中,很多人都不由痛苦地搖著頭
“實在是太可怕了……這確實太冒險了!”
“我們為什麼發展載人航天,我們可以發射衛星啊。”
“這除了炫耀之外,根本毫無意義~!”
看著各個電視裡上,這些歐美同行揣著明白裝糊塗,蘇懷也是冷冷笑了笑。
仁娜忍不住罵道:“他奶奶的,這些混蛋,當初他們發射挑戰者三號時可不是這樣說的!什麼人類文明最重要的一步,太空探索的起點!宇宙的希望!吹得可帶勁了~到我們就說沒意義?什麼玩意。”
卡拉夫人卻是笑道:“只是科學家之間的利益爭奪罷了,帶動輿論,讓華夏俄國兩國國內的人,罵我們勞命傷財,有錢為什麼不捐山區之類的,這樣就算咱們發射成功了,也會被罵。”
這時卡拉夫人說著,卻發現蘇懷沒有絲毫動怒,於是笑問道:
“親愛的蘇維塔~你被他們這麼汙衊,難道不生氣嗎?”
蘇懷還沒回答,旁邊的錢老就笑眯眯地道:“氣?有什麼好氣的?他們確實不知道載人航天有什麼用途。”
旁邊的俄國航天局的局長,大鬍子季科夫同樣高昂著頭顱,驕傲地道:
“無知是科學最大的阻力。”
卡拉夫人和仁娜都很奇怪,這兩大科學巨匠,為什麼會如此自信,到底這神舟五號飛船還有什麼門道?
隨著時間一點點的過去,無論是華夏,俄國,還是新歐,歐羅巴,全球各地的觀眾都把目光從奧運會轉移到了,人類再次挑戰天空的發射。
人們都看到在上發射塔前,三名航天員楊威利,聶陸勝,盧森科等人,正和蘇聖人,季科夫,錢老等人握手的畫面。
聽著電視機介紹著這三名宇航員的生平,歷數著他們在軍隊中的光榮世紀,每個觀眾的心情都很複雜,三人是從770名備選中挑選出來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可一旦發射失敗,這三名承載人類希望和夢想的人類代表,就將在天空中隕落。
在奧運會上,作為國家代表,就算遭遇失敗,只是失去了獎牌罷了。
但是在太空的競技場上,作為人類的代表,一旦失敗,卻只有更加殘酷的命運失去生命。
這種充滿人類希望,轉眼又會變成厄運的心情,就是載人航天帶給人們特有的複雜心情。
人們看著三名宇航員進入發射倉內,心頭卻都是浮現起,挑戰者三號在空中爆炸,瞬間化作1500塊碎片,默默隕落在南太平洋蔚藍的海水中的場景。
那時痛苦與絕望的場景,依舊縈繞在每個人的心頭。
此時文化局的歐陽局長,體育局的熊局長,還有華夏文聯,乒乓球隊,跳水隊的眾人,都坐在電視前,緊張地看這螢幕,只感覺心臟都要跳出來了。
每個人都在心裡默默祈禱:“一定要發射成功啊!”“一定要成功啊!”
而在直播間裡的“火箭之父”奧伯特,以及同樣電視前的歐羅巴文聯主席柯克,新歐體育局的克萊局長,卻都在暗自詛咒著:
“掉下來吧!該死的火箭請下來吧!”
百分之七十的失敗機率,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