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道山上蘇懷透過了道教文化展示,間接帶出了更古老的華夏漢朝的訊息。
可這個漢朝訊息實在太虛無縹緲了,給人的印象很模糊。
可透過一部《三國演義》的小說,蘇懷搬出了華夏古代戰略中的“三十六計”,這讓這部小說,顯得極為真實,令人不禁在腦海中構想華夏在漢朝時期的軍功韜略。
那可是接近2000年前的朝代啊,那時候華夏人就智謀已經如此高深莫測了嗎?
2千年前的漢朝形象,隨著三國演義中的人物,也在慢慢一點點的清晰起來……
這不是教科書裡教的,但是卻比教科書裡教授的歷史,更加動人,更加令人深信不疑。
所有曰本人有種極度不安的感覺,雖然教科文組織沒有承認這些民間歷史。
可蘇懷確實在一點點改變華夏民族的勇氣,意志,這不一個看不著摸不著,卻能讓每個人感受到的變化。
這樣的華夏民族,未來究竟會發展成怎樣龐然大物呢?
而對蘇懷來說,這還僅僅只是開始啊,一個民族的自信與志向培養,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
這一切的關鍵就在於他這個蘇聖人,究竟能走到哪一步了。
眾人沉思間,就聽到主持人道:“讓我們恭喜蘇老師代表華夏的《三國演義》贏得本屆軍事小說大賽金獎!”
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下面就是要獲獎者上臺來發言了,松井大佐與伽利略少將都面色尷尬,根本沒有上臺的意思。
開玩笑,他們這次票數加起來連蘇懷的零頭都沒有,上去不是丟人是什麼?
兩人都搖搖頭,示意他們放棄上臺。
原本這個友好的軍事文學小說交流活動,也顯得尷尬起來,蘇懷上臺時,主持人在他耳邊提醒:
“蘇老師,剛才領導下達指示了,你剛才報復言論有些過了,違背了聯合國的和平宣言,為了您自己著想,你得獎感言,就稍微溫和一下,說咱們華夏會原諒二戰的仇恨,與曰本攜手一同創造美好,維護華曰友好關係。”
贏家就該有贏家的風度嘛,這時候得了便宜就該賣乖啊。
第四百章 滅亡或臣服
蘇懷站在臺上,結果那個冠軍獎盃,
可當臺下的人都以為蘇懷要說著官方宣言的時,蘇懷卻是舉了舉獎盃,道:
“這個獎,《三國演義》與羅貫中老師實至名歸,我就不感謝任何人了。”
我擦……你也太張揚了……
可《三國演義》確實這麼牛,得到了2000票,這話也不算過啊。
伽利略和潘興都只是苦笑兩聲,松井大佐根本就不看上面,只希望攝像機不要對準他,這次事情……毫無疑問他已經成為曰本國的恥辱……歷史上都會留下罵名,千萬別再給我特寫了!
主持人連忙小聲提醒道:“蘇老師~~華曰友好,華曰友好~”
華曰友好啊?
蘇懷想了想,這話太虛偽了,不過也不是不能做到的,只是有難度啊,於是想了想道:
“希望大家原諒,我剛才說那些言論,只代表我的個人情緒,並不代表我們華夏軍方和政府的意見,我們華夏政府和人民是非常熱愛和平,重視發展的禮儀之邦……”
說著蘇懷頓了一下,看著攝像機的鏡頭:
“華夏當然是和平友好之邦,前提是,犯罪者能想受害者徹底認罪道歉,只有犯罪者誠心誠意的道歉了,才有機會談後續的。
你們國家民族究竟會走向那種命運,滅亡?還是誠服和解?這不是我這樣一個小人物說什麼能粉飾,而在於你們自己的選擇……“說到這裡蘇懷頓了一頓,望向攝像機,像是望著攝像機後面所有的曰本人,淡淡地聲道:
“三十萬冤魂之仇不昭,你我永無真正和平。”
全場都鴉雀無聲。
蘇懷一個字不提金陵,一字不提曰本,可這話是說給哪國人聽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蘇懷這發言你說他是不是在說華曰友好啊?那也是啊,他說了犯錯的人認錯,才有可能得到原諒了。
問題在於你們曰本人不認錯啊?還他媽在受害者面前囂張啊!
和平?就你這態度,和平的起來嗎!?
跪下認錯,請求諒解,咱們未來才有談和平的餘地。
蘇懷說完,直播節目就結束了,現場想起一片掌聲,不卑不亢,有理有據,也顧全了大局,這才